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将打造现代化强省

更新日期:2018-2-2  来源:央广网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今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函1号文”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既有利于山东省统筹用好国家各类政策资源,一揽子解决该省大而不够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利于发挥其处于全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作用,探索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模式,带动北方地区转型发展,优化南北发展格局。这对山东省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使命。

  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新格局

  到2022年,山东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主要体现为“五个全面”:即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形成。(主要指标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6年的人均10万元提高到14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 2016年的2.3%提高到2.7%左右)到2028年,改革开放五十周年时,基本完成这一轮新旧动能转换。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强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在动能转换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综合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国家赋予的试验方向和重点任务,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构建促进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每年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示范借鉴、做出山东贡献。

  “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

  总体方案中对综合试验区的布局概括为“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范围包括济南、青岛、烟台3市全域和其他14市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区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涉及山东全省182个园区,其中济青烟38个,其他14市144个。从实际情况看,山东省重大生产力主要布局在省级以上园区,均可享受到总体方案中的产业、创新、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

    为了更加科学系统地推进山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范围涵盖了山东省全部15.7万平方公里陆域,15.9万平方公里海域。在布局上进一步细化为“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

    发展“四新”、促进“四化”、实现“四提”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要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发展“四新”、促进“四化”、实现“四提”。

    落实到产业上,重点要坚持 “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做好“去、增、提”三篇大文章。

    “去”,就是充分利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坚决化解钢铁、煤炭、电解铝、火电等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将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动能转换拓展空间。

    “增”,就是推动新兴产业扩容倍增,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壮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5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把山东省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区。

    “提”,就是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改行动计划,提升发展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5大优势产业,把传统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到2022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0%,发展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效益更高。

  向改革、创新、开放要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要向改革、创新、开放要内生动力、要创造活力、要发展潜力。

  一要通过改革激发动能转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协同推动,构建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重点是创新“五个机制”,包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机制、要素市场配置机制、财税激励约束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要通过创新引领动能转换。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重点是做到“四个强化”,包括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区域创新载体支撑、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要通过开放助力动能转换。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深入推进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重点是做到“四个加快”,包括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努力打造“三个一流”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合理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三个一流”。

  一是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去年以来,山东省大力实施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审批、一照一码走天下”,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创业主体向山东集聚发展。

  二是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路、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三是建设一流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坚固的综合支撑体系。到2022年,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支持济南机场升级改造,建设青岛新机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2个;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打造现代化港口群;实施能源保障、能源网络和能源优化工程,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5G联合研发、试验和商用,提升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水平。

  形成“四个一”推进体系

  国家确定在综合试验区推行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赋予综合试验区一系列先行先试、试点示范的权利,这些政策涉及创新、产业、财税、金融、土地、开放、生态等重点领域,每项政策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比如,享受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防治协同治理政策,支持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支持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青岛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在综合试验区方案起草之初,还同步启动了规划编制、意见制定和重大项目库建设等工作。目前,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已经山东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重大项目库储备了900个工程项目,形成了一个方案、一个规划、一个意见、一个项目库“四个一”的推进体系。这“四个一”,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和实施安排。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