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源化工职工“五小”凸显工匠精神
更新日期:2018-6-4 来源:中国氯碱网 通讯员:赵二军 |
在线收藏 |
|
一提到科技创新,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高学历科研人员搞的高科技项目,想到高端技术人员及顶尖实验室,以及高昂的费用投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发明创新都要具备这样的“高标配”。身处传统石化行业的锦源化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五小”工作,通过发挥在职员工的创新潜力,内强素质,外练筋骨,为公司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控制滚筒惯性转动,降低钢丝绳磨损消耗。锦源化工电石分厂冷却棚是卷扬机钢丝绳使用最为集中的区域。因出炉小车由卷扬机驱动钢丝绳来牵引,又以两台卷扬机相互牵引进行出炉作业。当开炉时,其中一台卷扬机为牵引驱动,而另一台必须保持空挡,如此往复进行开炉作业。由于拉力和惯性大,导致处在空挡的卷扬机滚筒跟着钢丝绳转动,缠绕在滚筒的钢丝绳大量松开,滑脱在滚筒外,当两台卷扬机更换牵引力时,岗位人员如不注意巡查,钢丝绳容易夹死,致使钢丝绳磨损较快,平均每台电石炉每月更换钢丝绳180米。最终经岗位员工和机修工共同研究发现,只要控制处于空挡卷扬机的滚筒惯性转动时,就可以有效控制钢丝绳松开滑脱。于是,机修人员将螺杆与橡皮垫焊接固定在滚筒侧面,通过增加滚筒阻力,防止滚筒惯性转动,减缓磨损。改造后,两个月才更换一次钢丝绳,粗略估算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开支3万多元。
增加吊环、挂钩,消除临边作业隐患。在清理电石炉处理料面堆积的灰面时,我们习惯性将吊装口防护栏打开,使用小推车将灰面推至吊装口,然后使用电动调动葫芦将小推车放至一楼。这样的作业过程中,人员在吊装口作业时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一次偶然的机会,安全员刘小龙将吊装作业作为观察与沟通的课题,他发现人员作业时无任何保护装置,而要佩戴安全带又无系挂固定点。爱动脑筋的他,在与机修工深入沟通后拿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厚度为12mm的废旧钢板预制成面积15cm*15cm钢板,再用Ф20的膨胀螺丝将钢板固定于墙上,在钢板上使用Ф10的钢筋焊接固定安全带的吊环和挂钩。这样一来,人员临边作业时具备了系挂安全带的条件,从而有效避免人员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小发明实现碳棒安全更换,降低消耗。更换烧穿器碳棒作业时,存在人员烫伤风险且易造成碳棒浪费:一是更换碳棒时碳棒温度过高,作业人员双手紧固碳棒时容易烫伤手部;二是碳棒圆滑,用双手安装碳棒时无法紧固到位,熔眼时放弧容易造成碳棒损坏。这一问题不解决,安全隐患、材料浪费就不能消缺,通过工段技术员及开炉工在作业过程中仔细观察,不断试验,通过测量碳棒的直径,利用DN125碳钢管制作圆形卡槽方便碳棒固定,在卡槽内部增加多处焊点来增大摩擦力,同时用圆钢焊接手柄制作成碳棒夹子。利用碳棒夹子进行更换碳棒作业,既消除烫伤隐患,又避免了因碳棒固定不紧造成碳棒浪费,安全又降本。
“‘五小’创新,给广大职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五小’成果的取得,激发了基层员工的工匠精神,不仅解决了安全生产问题,也使职工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电石分厂设备工程师田明明说道。正如田工所说,锦源化工电石分厂2017年共计上报“五小”项目30项,获得公司一等奖3项、二等级5项、三等奖10项,科技创新工作走在了公司各分厂的前列。通过科技创新“五小”活动,锦源化工有效挖掘了自身潜能,将工匠精神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助推公司安全高效生产。过往的实例证明,在企业提质增效、追赶超越的大潮中,职工“五小”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