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应充分发挥治污集聚效应
更新日期:2018-6-6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当前,各地都在对园区进行梳理、整改,而规划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那么,化工园区如何做好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姜威。他以湖北省为例谈到,目前该省石化、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有30个。这些园区大多临近长江、汉江或主要湖泊,极易造成突发污染事件。因此,应以科学规划园区发展为引导,充分发挥化工园区治污减排的集聚效应,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强化化工园区环境监管。
姜威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合理布局,园区内污染源都在不同的方位平行运行,这令园区周围的环境受到极大威胁。以污水为例,化工园区污水的排放本身就具有种类繁多、污染物浓度高和生物毒性及排放规律性差等特点。部分园区的企业污水处理设置又不到位,存在较大的污水外排、外泄的风险。
同时,部分园区一味追求政绩,对申请入园区的企业把关不严或对已入园区企业疏于监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园区的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由政府行政强制入园,往往只热衷政府优惠政策,比较少考虑自身的环境责任。
“化学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集中生产模式是工业发展趋势,因此科学规划布局、推动园区绿色发展尤为重要。”姜威表示,要以科学规划园区发展为引导,强化日常监管执法,严格园区项目准入,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加强化工园区环境监管。
他指出,要积极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科学定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主城区化工企业全部迁入化工园区,新建化工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粗放发展。对园区规划环评的执行、环境风险评估、污染治理设施和风险防范设施建设、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整改,督促企业完成污染源治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消除环境监管盲点。
同时,在化工园区规划和项目引进的环境评价方面,做到“三落实”,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产业园区清单式管理要求,促进园区“三线一单”落地生根;落实“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要求,指导园区和园区企业执行好大气、水、土壤行动计划,打好园区污染防治攻坚战。
此外,还要强化环境监理工作,把石化等建设项目全部纳入环境监理范围,确保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达到环评要求;把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必备的组成部分,实现污染集中控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