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资委系统助推国有化企高质量发展
更新日期:2019-10-24 来源:河北国资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10月22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国资委系统推进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国资委实施改革攻坚、动能转换、科技创新驱动等多项举措,推进三友集团、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等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河北省国资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做好改革攻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等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发展新旧动能进一步转换,使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8月底,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01.3亿元、资产总额11255.6亿元、净资产34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4%、7%;资产负债率69.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据悉,在去产能方面,2019年上半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进一步压减煤炭产能375万吨。2016年至2018年,河钢集团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46万吨、炼钢产能502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产能压减任务;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河北国控公司共累计退出煤炭产能2999万吨,占全省任务的79%,有效发挥了国有企业的表率作用。
同时,河北省国资委还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唐山三友集团总经济师王兵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友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针,不断推动企业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多年来,在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国首创“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即:纯碱、氯碱、化纤),打造有机硅第二循环经济园区,积极探索主业突出、多元协调的发展道路,成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化纤化工企业集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友集团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全面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在此期间,青海220万吨纯碱一期工程、10万吨专用树脂一期工程、有机硅二期项目、20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这一阶段,是三友集团提质提速的重要阶段,集团四大主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大幅优化提升,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二是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导向。三友集团把环保当成产业,制定出台了“环保产业规划”,行业首创了“化纤废气生化处理”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16年以来,集团共完成项目投资66亿元,其中安全、环保项目投资占比23%。今年,我们计划投资5.5亿元,重点实施污水综合处理等54个环保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集团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循环经济是三友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多年来,集团不断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产业配套衔接、废物综合治理、资源梯级利用、环境清洁友好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每年循环经济创效7亿元。特别是,我们全国首创了排废浓海水用于纯碱生产新工艺,突破了碱渣制备脱硫剂、化纤中水回用等行业技术难题,取得了“两增两降三节”(增产增效、降成本降能耗、节水节电节汽)的良好效果,引领了行业绿色进步。目前,集团年可节水2000万方,利用浓海水1800万方,节约原盐60万吨,替代碱石95万吨,回收二硫化碳4万吨。
三是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集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市场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两站一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和氯碱、硅业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了4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研发平台的规模和数量行业领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友集团研发投入累计27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在新技术开发方面,实施了浓海水综合利用、新溶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中试线等重点研发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6项,11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自主研发了莫代尔纤维、无溶剂法高含氢硅油等70余项新产品,36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特别是,在2013年全球首创了竹代尔纤维;今年3月,被誉为“21世纪绿色纤维”的莱赛尔纤维又成功下线。三友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能够同时生产一代普通纤维、二代莫代尔纤维、三代莱赛尔纤维的企业。以此为契机,集团推出首个高端自有品牌“唐丝”。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集团还深入开展了“科技攻关年”活动,用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是把国企改革作为第一战略。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一系列部署,我集团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集团通过股东上市以及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等形式推进混改工作。随着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完成,集团成为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总和占三友集团总股本的58.49%,资产证券化率达95%,在全省率先完成混改,大大提升了国有经济活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下步,三友集团将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守“四保两强一压”(保安全、保环保、保廉洁、保现金流,强党建、强科技,压成本)底线,大力开展全员、全面、全程挖潜,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发展不停步,完善循环经济。实施产业链再造工程,把产业发展“低谷期”变成发展后劲“积蓄区”。抓好24万吨特种树脂、热电“一炉一机”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进有机硅三期、原料基地建设,着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是坚持苦练内功,推进增收节支。落实“六个一块”措施,即项目见效增一块,节能降耗挖一块,压缩支出省一块,修旧利废多一块,减员增效占一块,政策支持要一块,实现全年主观增效7.8亿元。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应对市场风险。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着力抓好“四个补”(客观损失主观补、市场损失管理补、国内损失国际补、美国损失新兴市场补)。拓宽采购渠道,加大非美国渠道原料采购力度,适量增加国产浆粕采购。调整出口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确保新兴市场业务增量达30%。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两站一中心”平台作用,重点推进特色纤维、特种树脂、高端硅油向国际标准赶超。投资6.3亿元,实施盐石膏等307项创新项目,用科技发展支撑效益发展。
唐山三友集团总经济师王兵就长城新媒体记者提问三友集团独创的“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如何循环以及优势和特点回答道,三友集团是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所属化纤公司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截至目前,三友首创的纯碱、氯碱、化纤“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已经形成了9大类150多个品种的产品链,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生产工艺绿色化、成本管理最优化,每年循环经济创效达7亿元。
三友的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优势和特点:
一是,建立了以纤维素纤维、纯碱、烧碱及PVC、有机硅为主导产品,以原盐、碱石、浆粕为原料支撑的共生产业链。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氯碱公司是三友循环经济的中轴,它的主导产品为烧碱和PVC。我们通过构建循环经济,把液体烧碱用管道直接供给化纤公司生产粘胶短纤维。这样做,一方面可有效串联起两个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可大幅降低烧碱运输成本。那么,随着我集团粘胶产能达到80万吨,烧碱自用率也达到了80%。
二是,突出“三废”的源头治理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多年来,三友集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陆续实施了浓海水综合利用、电石渣浆利用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举例说,三友在全国首创的浓海水用于纯碱生产新工艺,有效解决了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排海的污染问题,每年可节约原盐60万吨,节水1000万方;再比如,我们用废电石渣浆替代石灰乳用于纯碱公司生产,把废碱渣制备成脱硫剂用于热电公司烟气脱硫等等。通过循环经济链条,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两碱一化”循环经济辐射作用,构筑起较为完善的海洋化工产业体系,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多年来,在南堡开发区政府和三友集团的共同推动下,区域范围内已建立了“氯气—四氯化钛—海绵钛、烧碱—粘胶短纤维、氯气—三氯氢硅—气相白炭黑、氯气—有机硅—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等多条产业链,区域协同发展效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