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三友集团:专注安全生产的排头兵

更新日期:2019-11-7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在全国化纤和纯碱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三友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经开拓,在河北唐山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许多第一的同时,专注安全生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三友之路”,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安全排头兵。近年来,三友集团不断更新理念,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安全管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科技筑坚
  4月20日,安全管理部付幼龙电脑上的隐患排查系统,突然出现一则警示消息,他立即与车间安全员刘会东联系,与重点岗位人员迅速集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付幼龙迅速安排专人办理高处安全作业票证,落实系好安全带等相关安全措施,对保温铁皮进行加固,第一时间消除了安全隐患。刘会东整改完成后,上传照片再次反馈给安全管理人员,最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复查,实现闭环管理,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事后,刘会东不禁感慨:“这套安全信息化系统便于操作、界面简单,谁用谁知道,我已经离不开它了。”
  刘会东口中的这个系统是何方神圣?它的全称是“三友化工安全信息化系统”。 2017年,集团引入“互联网+”概念,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建设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可在电脑和手机双端同步运行。平台的建成实现了安全培训网上教学与考试,隐患的整改率、整改进度全部实现公开透明,陆续植入特种作业票证,未来可实现特殊作业票证电子签发,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让职工了解了安全隐患的危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有赖于系统可以在手机运行的便捷性,职工们经常在上下班途中随手拍下各类隐患,甚至在家也可以就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直接向安管部门提出整改建议。
  同时,在日常生产中,三友集团也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装备,为职工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在20万吨粘胶短纤维项目上,采用的自动上料装置、全自动大产能打包机、成品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机械手自动码包设备等21项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全自动打包机不需要人员操作了,只需要巡检,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打包机的风险。
  安全管理“一把手工程”
  一部手机、一个手电筒、一本被翻到发黄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手册是三友热电安全管理部部长赵明云的秘密武器,他凭借着一双慧眼和灵敏的听觉、嗅觉,为热电公司的安全工作“把脉诊断”,在一次次危险时刻排除事故隐患。
  尤其在2016年9月5日,正值汽轮机启机,所有的设备管道逐渐升温,在主汽流量孔板保温下悬挂的一滴水,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断定主汽管道出现了漏点,并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漏点,这一发现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三友集团领导以“安全先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优于一切”的十八字方针要求全体职工,将一把手岗位职责落实到位,所有工作都为安全让路。
  集团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从2012年起,制定所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均享受350~600元的风险津贴的政策,先后建立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季度安全奖、安全管理基金等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同时制定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对发现、检举隐患的人员给予1000~20000元的奖励,调动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安全培训永不毕业
  提起三友硅业,可以说是集团中最年轻的公司,这也成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安全管理部部长肖亚军最发愁的事。“我们这年轻人多,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职工的安全意识就相对薄弱一些。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制定了全年培训计划,每季度一次职业技能和生产设备知识考核,成绩不达标的降一级工资,再不行就停工待产。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员工基本上过关了。”
  安全投入做“加法”,事故隐患做“减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四保两强一压”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新工的管控,做好新老职工的交接,三友化纤自2017年起,组织安全管理部开展新工“红黄牌”活动。
  新工入职在三级教育完成后,车间制作“红牌”上写“新工”二字,挂于胸前,与老职工有明显区分,便于日常关注、管理。新工分配到岗位后,车间遴选同岗位经验丰富的职工或包教师傅、班组长等人,并与新工签订《新工安全监管责任书》,对其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独立操作情况进行监管看护。
  在三级教育后的2个月之内,公司组织将独立上岗的实际操作审批流程进行细化,形成岗位操作“逐项审批”,对于本岗位的所有操作,由班组长、技术员、安全员和主管副主任,现场对其操作步骤、应急处置情况等进行逐项审批,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并换上“黄牌”上写“新工”二字。在半年之内,车间、公司等管理人员在现场会对挂牌职工赋予更多的关注、指导。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