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氯碱厂“三个一”防疫保生产
更新日期:2020-3-11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齐鲁石化氯碱厂党委创新形式,将工作重心下移,提出了“三个一”工作要求:一个党支部成立一支“抗击疫情党员应急突击队”,一名车间班子成员承包一个班组,一名党员联系服务一个或几个职工家庭,确保疫情可控、生产稳定,为下游医药企业提供了急需的优质原料。
一个支部成立一支应急突击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氯碱厂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制发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突发疫情应急预案,疫情防控考核细则等,成立了疫情防控应对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氯碱厂党委提出基层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党委主要制定方案,关键在基层落实,随后要求一个党支部成立一支“抗击疫情党员应急突击队”,处理疫情应急问题。
该厂成品车间负责出厂提货运输任务,由于外来人员多,疫情管控难度大。面对包装岗位来自5个单位的108人,他们实行班组网格化防控管理,突击队员分头对5个单位的职工情况进行认真摸底、排查,不留死角。
1月31日,有职工反映某承揽单位一名职工家住博山,上下班要往返于博山、张店和厂区,存在一定风险。为消除职工的顾虑,作为突击队员的成品车间主任程刚及时与这家承揽单位联系了解情况,当得知此职工已在家观察后,将情况反馈班组人员,消除了职工的顾虑和恐慌,让职工安心上班。
他们在排查时,还得知一名业务承揽人员春节探亲从甘肃返回淄博,车间立即要求返淄人员和家属一起居家隔离观察14天,并每天进行跟踪,要求每天早晚两次测量体温,出现异常随时报告。
一名车间班子成员承包一个班组
氯碱厂烧碱车间是重要的生产车间,除了生产烧碱外,还生产医药企业急需的次氯酸钠,是生产漂白剂、消毒液的重要原料。
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市场上对原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确保生产不受疫情影响,他们根据厂里提出的“三个一”要求,一名车间班子成员承包一个班组,做好增产次氯酸钠的各项准备工作。
经过共同努力,生产次氯酸钠的相关工艺单元、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正常,按照生产要求,可随时调整下游耗氯装置负荷及相应的生产计划,扩大产能。
聚氯乙烯车间班组成员纷纷承包人数较多的班组,主任许志东逐一电话联系休假职工,了解掌握职工动态,传达公司、厂的工作安排,传递关爱。同时把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控和自我防护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相应的生产准备方案,厂、车间两级领导24小时带班,随时待命。
他们在做好防疫的同时,班子成员紧盯装置现场,截至2月27日,焚烧炉创造了连续运行55天的记录,支援地方生产防疫物资外销氯乙烯单体达110车,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党员一对一联系服务职工家庭
2月14日,氯碱厂成品车间党员联系人孟庆来,联系班内一名职工的母亲和这名职工的儿子从辽宁探亲返淄情况,叮嘱要严格落实防控隔离要求,提醒这名职工,在其母亲、儿子隔离观察期间,一定注意避免自身与她们的密切接触,确保生活、工作不受影响。
孟庆来得知车间职工孙凯经常往返于医院进行透析治疗,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护品后,他立即协调厂工会配发,随后工会安排专人送去了医用口罩15件和消毒片1瓶,让孙凯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烧碱车间联系人吴敬宇在疫情期间,每天叮嘱班上的同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并做好监督,即使在休息的时间,他也不忘”三个一”党员职责,每天至少两次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询问同事及家人的身体状况,有无需要帮忙的事等,每天给所联系服务的同事家庭送去问候,同事们也都给他点赞,敬宇真是个贴心人。
聚氯乙烯党支部建立了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家庭,共42对,解决了疫情期间困难职工家庭难题,受到职工家庭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