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氢能立法窗口开启 疫情下氢能市场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更新日期:2020-3-26  来源:鸿达兴业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国家发改委、司法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时间显示为2021年完成。此举有望极大推动国内氢能产业链发展。
    目前,氢能利用在我国的政策依据主要还以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政策和地方层面的试行规定为主,尚无一部成文法或规章。根据《意见》,氢能产业被归为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放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里立法,无疑是重大利好。法国液化空气公司董事长兼国际氢能委员会联合主席Benoit Potier近日也表示,“2020年标志着能源新时代的开始——随着氢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一部分,我们可以期待更少的排放,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氢能的普及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产氢国,现有工业制氢产能2500万吨/年。在2019年11月份印制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里,国家统计局首次将氢气和煤炭、天然气、原油、电力、生物燃料等一起,纳入2020年能源统计。《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提出,中国2050年氢气需求接近6000万吨,加氢站将达到1万座以上,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520万辆。种种迹象表明,氢能产业已被国家列入能源支柱性产业之一,伴随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民用液氢落地等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壁垒的突破,2020有望成为氢能产业步入蓝海的关键一年。
    氢能是一种零碳绿色新能源,在低碳减排大背景下,“氢能”符合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政策。目前全球氢能竞争已经开启,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液氢产业的竞争。据了解,液氢汽化很容易获得6N(99.9999%)及以上的超纯氢,
    超纯氢在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产品生产中有极为广泛的的应用市场,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平板显示器、光伏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在石油炼化加氢精制中采用高纯氢还可获得高品质的汽油、润滑油等产品。
    因此,在民用领域,氢能的应用场景极其广阔。但是,我国在液氢技术、液氢工厂、液氢产业化几乎处于空白,为我国民用液氢产业提供了巨大的蓝海市场。可喜的是,中国第一条民用液氢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民用液氢规模化生产的空白。据报道,由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投产的民用液氢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并具备了生产超高纯氢、超纯氢和高纯氢的能力。
    资料显示,为延伸氯碱行业产业链,利用自产氢气优势,鸿达兴业最早实施氯碱工业副产氢综合利用,2016年设立氢能源研究院,在制氢技术、氢气液化技术、稀土储氢技术、储氢装备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备规模化生产、应用的条件。该公司2019年在内蒙古乌海市已成功建设了第一座加氢站,近期又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展开紧密合作,建设国内第一座民用液氢工厂。3月10日,鸿达兴业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权预案显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5亿元,将全部用于其“年产5万吨氢能项目”,其中3万吨为液氢,2万吨为高压气氢。
    疫情虽然对氢能产业的发展有所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弱,并未改变长期的发展趋势。对氢能产业而言,关键是产业政策的影响。从《意见》可以看出,氢能产业是关乎于国家的减排政策和能源安全的问题,是整个能源结构的大变革,是未来氢-电能源体系不可缺失的环节,国家层面对氢能产业的政策扶持态度十分明确,氢能产业步入蓝海只是时间快慢问题。疫情后相信优质实干的企业和靠谱的项目必将会赢得更多资源。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