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在“双碳”目标落实方面动作频频,化工园区作为山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双碳”背景下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山东化工园区的“双碳”现状与挑战
山东作为化工大省,化工园区的碳排放量占比较高,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一方面,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领域,传统生产工艺的碳排放强度较高;另一方面,化工园区的产业链复杂,上下游协同降碳难度较大。此外,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化工产品出口企业面临更高的碳足迹要求,这也促使山东化工园区必须加快绿色转型。
二、零碳园区建设:山东的探索与实践
1、政策引领与试点推进
山东省已将零碳园区建设纳入重要议程,计划在全省选取15家左右园区开展试点。这些试点园区将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展开探索,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
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山东计划通过引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同时,园区内的化工企业将被鼓励采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3、产业链协同降碳
零碳园区建设不仅是单个企业的任务,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作战。山东将推动化工园区内的企业共享低碳技术和经验,形成“零碳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低碳化。
三、化工企业如何应对“双碳”趋势
1、技术改造与升级
化工企业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更新等方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例如,日照钢铁控股集团通过烧结烟气循环等技术改造,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
2、碳足迹管理与认证
山东已开展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工作,化工企业应积极参与碳足迹核算,获取认证证书,提升产品的低碳竞争力。同时,企业需加强碳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
3、参与碳市场交易
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化工企业将成为重要的履约主体。企业应熟悉碳市场规则,通过碳配额交易获取经济收益,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自身绿色转型。
四、未来山东“双碳”局势展望
1、制度与市场双轮驱动
山东将继续深化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制度牵引和市场激励,山东有望在“十四五”末期实现碳排放强度的显著下降。
2、国际影响力提升
山东在零碳园区建设方面的探索,将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经验。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山东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双碳”领域的影响力。
3、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山东的“双碳”行动不仅是环保任务,更是经济转型的契机。通过推动化工园区和企业的绿色转型,山东将在低碳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