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文烧碱数字化车间对标通过验收
更新日期:2025-8-13 来源:中化新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8月6日,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技术水平评审委员会成员组织对该公司烧碱数字化车间对标建设项目进行了系统性验收。本次验收依据“四标准一方案”要求,秉持“实用有效、适宜使用”原则,全面评估了烧碱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经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一致认为,当前烧碱车间在自动化控制水平、数据互联互通能力、生产全程可追溯性等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电解工艺的数字化改造具有显著的行业标杆意义。并通过烧碱数字化车间项目验收。
标准引领:主动对标,擘画蓝图。2024年11月27日,江西理文化工参照尚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的《氯碱工业数字车间建设指南电解》(非正式发布标准),自主启动了烧碱数字化车间内部对标诊断工作。公司总经理杨作宁亲自挂帅,主抓对标任务,组织公司技术骨干深入剖析标准内涵,识别出8项需完善的内容。2024年12月25日公司正式发布《烧碱数字化车间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通过“硬件升级、软件赋能、建设平台”三大核心举措协同发力,打造烧碱数字化车间。
据介绍,为保障烧碱数字化车间建设顺利进行,江西理文化工还创新模式:自我实践,再造流程。
一方面,通过硬件升级筑牢安全根基。更换高精度流量计及智能调节阀,实现生产运行参数的精准管控;新增在线密度计与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显著提升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增强本质安全。
另一方面,通过软件赋能优化生产运营。开发电解槽“一键升降负荷”程控系统,大幅缩短电流调节响应时间,提升生产平稳性;应用泵组故障智能自切换程序,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利用在线仪表数据做逻辑覆盖分析,半年试运行后实现质量预测。
其次是通过数字平台驱动智能决策。构建集成生产实时数据、设备运行参数、能碳数据、安全环保监测等功能的“数字驾驶舱”,实现了烧碱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控。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与优化管控模型投入应用,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杨作宁在验收总结中强调,本次达标验收是公司烧碱数字化征程的重要里程碑,是深化智能化转型的新起点。未来,江西理文化工必须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坚持求真务实,主动担当作为,懂机理,造机制,劈路径,进一步拓展公司数字化场景建设,深挖工业大数据价值潜能,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理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