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日期:2025-11-27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当前,亚洲地区持续新增产能,全球石化产品供应过剩,同时,需求疲软的局面迟迟未改。石化企业正因利润率下滑和经营亏损,被迫通过整合重组直面现实挑战。近日,安迅思(ICIS)副总裁兼化工分析主管亚历克斯·利德巴克表示,全球石化市场短期预计难以复苏,企业需正视重组的必要性。他指出:“石化企业必须做出艰难决策,并相应调整自身规模。”
以韩国企业为例,尽管重组谈判尚未完成,但它们已同意将石脑油裂解中心(NCC)的产能削减至多四分之一。截至目前,HD现代化学公司与乐天化学正在敲定业务重组计划,拟将大山工业园区的石脑油裂解中心整合为合资企业,以此削减乙烯产量。其他企业仍在就重组方案进行磋商,韩国政府要求相关计划须在年底前提交。与此同时,行业整合正同步推进以优化运营。部分企业如乐天化学等,计划从基础化工转型,进军特种化学品领域。
但利德巴克表示,这类为长期增长而缩减总体产能的投资,可能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并非所有特种化学品都能真正盈利,因为其研发、生产及审批成本高昂,且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
另一个市场关注的问题是贸易壁垒。美国关税的实施、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其他短期不确定性,为2026年经济增长蒙上阴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2%,2026年降至3.0%,低于2024年预估的3.2%和2023年的3.4%。IMF在11月19日的报告中称:“无论是二十国集团中的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短期增长率预计仍将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ICIS分析师Lina Xu表示,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同样存在。随着石化产品出口量增加,中国货物也正成为关税针对的目标。印度尽管取消了质量控制令,但其政府仍在敲定对聚氯乙烯(PVC)等多种产品的反倾销税(ADD)。与此同时,受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的影响,印度出口同比下滑约12%,而质量控制令的取消将使印度成为更大规模的进口国。
2025至2026年全球石化产能持续扩张,对全球石化企业而言并非好消息。目前,除印度等少数地区外,多数经济体需求持续疲软,且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正面临债务规模扩大的难题,这一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利德巴克表示:“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但如今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即便明年需求实现健康复苏,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也会导致利润率难以改善。”
上述因素叠加使得重组在中期阶段变得更为紧迫,鉴于企业盈利持续不佳,它们需要承受短期损失。利德巴克强调,在产能问题得到解决、利润率回升之前,老旧资产必须关停。但对于部分企业此前提出的“2028年需求将复苏”的说法,他表示怀疑。利德巴克指出,任何需求复苏都必须以产能关停和合理化调整为前提,就像中国和韩国正在推进的举措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