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系列动作表明:明年宏观调控剑指产能过剩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目前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铁合金行业现有产能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40%左右;电石行业现有产能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放空;焦炭行业产能超出需求1亿吨,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去年开始显现,今年日益凸显,而明年可能进一步加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12月3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对此表示了忧虑。
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产成品库存增加较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已经开始显现。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明年经济工作一个任务是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这将是明年宏观调控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严峻问题及种种不良后果,会议指出“这个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目前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在这严峻背景下,国家近来一系列动作表明,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无疑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剑锋所指。
“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优胜劣汰,力争明年在促进产能过剩行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马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