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能源品仍处紧国家将力保煤电油气

2006-2-16 在线收藏

  2月13日,商务部发布了"2006年上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该报告在广泛征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重点生产和流通企业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及专家的意见后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供给偏紧的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但能源类产品总体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报告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将随着年初冬季取暖期结束及主要耗能产业需求减弱,继续向宽松方向转变。市场价格受季节、运输条件、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以平稳、小幅振荡为主。而成品油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国内生产受资源约束,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国际高油价短期难以出现实质性回调,供需关系依然呈现偏紧局面,国内市场价格继续高位运行。
  对于我国10种能源产品,调查意见认为,供求平衡的占58.7%,供不应求的占35.6%,供过于求的占5.6%;51.4%的调查意见认为价格将上升,43.9%的意见认为价格基本稳定,认为价格将下降的只占4.6%。
  其中,认为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占33.2%,供求平衡的占58.7%;认为煤炭价格上涨的占48%,价格平稳的占44%。认为成品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占37%,供求平衡的占58.6%;认为价格上涨的占53.4%,价格平稳的占43.8%。分类别看,认为汽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占43.9%,供求平衡的占53%;柴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占60.9%,供求平衡的占39.1%。
  据了解,2005年我国能源等基础薄弱行业得到加强,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产品投资和房地产过热初步得到遏制,生产资料市场过快增长的需求势头得到抑制,部分能源原材料供求偏紧的矛盾得到缓解,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涨势明显趋缓。
  但商务部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供应和油价变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徘徊,对国内石油供应和消费的不利影响加大。此外,重大突发性事件和投机炒作行为也可能对市场平稳运行带来影响。
  对此,国家有关方面也在有意识地部署工作,以保障能源供需平衡。根据2006年我国能源工作思路,2006年我国能源工作将在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基础上,把煤炭行业做强做大,并调控电力建设规模和速度,实行油气并举,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