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业产能不足供应偏紧
据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消息,2005年我国炼油工业由2004年的盈利208亿元变为净亏损近300亿元。据了解,由于受到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的综合影响,去年我国炼油工业整体上呈现出产能不足、供应偏紧、高位运行的态势。
首先是生产稳步增长。2005年我国炼油工业原油一次年加工能力达到32800万吨,同比增长1400万吨;全年加工原油28622万吨,同比增加1758万吨,平均加工负荷8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月度加工负荷接近100%,而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却不足60%。2005年全国生产成品油17456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生产汽油5405万吨、煤油989万吨、柴油11062万吨。
其次是产需基本平衡。2005年成品油国内表观消费量16816万吨,同比增加757万吨,增长4.7%。国内生产17456万吨,进口360万吨,出口1000万吨,自给率104%。但是,在去年夏季,受到台风"麦莎"和铁路系统火车事故的影响,"北油南运"受阻。加上成品油价格不到位、地方炼油企业能力闲置,以及沿海地区成品油"倒走私"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广东地区部分地市成品油供应紧张,还有一些加油站甚至油品断档,导致了炼油工业在2005年的经济效益急剧恶化。虽然去年原油价格同比上升了900元/吨左右,炼油工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约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税155亿元,同比下降75%,但是,全行业却由2004年的盈利208亿元变为净亏损近300亿元。
由此还导致了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2005年我国进口石油1650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油价高涨,用汇达到600多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2%。出口石油约2500万吨,同比增长了22%;创汇近百亿美元,同比增长68%。贸易逆差首次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根据发改委的预测,2006年即使国际市场油价高位趋稳,我国成品油价格仍具有上升压力。加上消费税的呼之欲出,所以油价上涨仍是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