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薄熙来解读中美贸易顺差 中国力求贸易平衡

2006-3-6 在线收藏
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表示,在国际收支问题上,2006年中国要保持“基本平衡”的目标,并且“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注重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昨天表示,中国并不追求多大的顺差,而是力求平衡。商务部将通过两个途径来鼓励企业进口更多的商品。一是促进出口企业改变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增加附加值,二是给某些进口商品降低关税。

  
薄熙来表示,现在的顺差问题处在初期阶段,国务院提出力求实现贸易平衡,这是站得高,见识早,争取将问题及早解决。但基本平衡并不是说100%的平衡,“因为市场规律下,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平衡。”

  
在谈到中美贸易顺差问题时,薄熙来强调:“中美两国的贸易顺差是结构性的。同时中美两国之间贸易的计量,不能仅仅看货物贸易,还得看服务贸易和投资,以及市场的分享。”

  
目前中国外贸和外汇“双顺差”的局面突显,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达到8189亿美元。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方向性的追求,今年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国际收支平衡,顺差也可能会大大减少。

  
事实上,中国近两年出口的增幅已经在下降。2004年,中国出口增幅为35.4%,2005年为28.4%。据中国商务部预测,2006年中国出口的增幅在15%左右。周世俭认为,2006年的出口增幅有可能在20%左右。

  
周世俭分析,出口增幅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上浮对出口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今年是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各项承诺都在逐步落实,也是有利于促进进口的。此外,今年GDP增幅确定为8%,经济增幅的放缓也将在客观上抑制出口。

  
不过周世俭也表示,尽管中国有101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事实上,中国的顺差幅度仍然排在德国、日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之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收支失衡不可能完全依靠汇率调整来解决,需要综合采取汇率的市场化调整、扩大内需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来实现。“如果没有内需拉动相应的跟上,经济增长仍然将依赖外向部门,这样就会对汇率形成进一步调整的要求和压力。”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