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商瞄准中亚矿业
中亚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投资优惠政策,正吸引着我国投资商纷纷西进。到中亚国家开发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企业的自觉选择。
——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人年初在一次会上说,从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运作,我国企业应把加大同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着力点放在以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合作上,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做好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的大文章。
新疆周边国家有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有许多世界级的特大型矿床。长期以来,中亚及俄罗斯各国都打出了“资源牌”,凸现新疆周边这块资源宝地的巨大开发潜力。与此同时,这些国家都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其矿产资源开发,这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投资机遇。
——“第二个波斯湾”
中亚及俄罗斯是世界著名的资源富集区,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均为各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外贸出口份额很大。
据能源专家估计,中亚及里海地区是仅次于中东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富集区,里海石油储量一般估计在1500亿桶至20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至25%,还有人估计在6000亿桶左右,可能成为“第二个波斯湾”。
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比美国和墨西哥的储量加起来还要多。如按目前的消费水平计算,足够欧洲消费400年之久。俄罗斯是世界上有名的资源大国,目前矿产资源的出口已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其能源储量占据世界总储量的1/3。
据专家预测,未来哈萨克斯坦每年将有能力出口1亿吨原油,同时出口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其生产总量的90%;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也可达到每年1000亿立方米,占其产量的3/4;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年产量可达200亿立方米。
此外,中亚及俄罗斯还有大量的铀、黄金、铅、铜、煤、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等,其储量也名列世界前茅。
——中亚能源市场竞争激烈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日本、韩国等部分亚洲国家,都瞄准了中亚及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大举进入中亚及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领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领域。如哈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资源性生产企业都被西方财团所涉足。美国不仅加紧控制这一地区的油源,同时极力干涉其油源的输出走向。
身为资源大国的俄罗斯为了增强与西方抗衡的实力,对中亚政策进行战略性改变,从一开始的“甩包袱”转为重新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和拉拢,凭借独联体国家间的政治、经济间关系,俄罗斯在中亚市场矿产资源开发的角逐中具备了先天优势。
目前,中亚矿产开发市场的竞争不断升级,对我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作为双方经济对接的承接地、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各国的桥梁,新疆已经把利用周边国家的优势资源作为当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参与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到吉尔吉斯斯坦开展铁矿风险勘查。
与机遇并存的是目前中亚国家在投资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海燕说,能源勘探开发生产的科技含量较高,而哈萨克斯坦缺乏这方面的熟练工人,劳动成本相对较高,工作效率却比较低,因此中方企业需派大量技术工人到哈国工作。但哈国的劳务许可证越来越难办,费用越来越高,有效期越来越短,因此使得许多企业出于无奈用起了“黑工”,这也是中国能源企业投资哈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