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在即高毒农药产量不降反升 生产企业自有苦衷,希望政策内外有别
2006年是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工程'的最后一个过渡年。从2007年1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记者6月27日得到信息,国内包括沙隆达、山东华阳等在内的30余家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生产企业目前纷纷开足马力抓紧时间生产。有统计说从今年初到目前的总产量同比增加了10%。
对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律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现得很无奈。他说,我们反复提醒企业,要坚决执行国家政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但是企业到现在还是在生产,因为他们也有难处。一方面农民就认甲胺磷,价格便宜使得顺手,现在都在拼命地买。另一方面,离高毒农药全面禁止生产的截止期还有半年时间。既然有市场,他们肯定要生产的。
据王律先介绍,有些甲胺磷生产企业已经向农药协会反映了实际困难。企业认为,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做法具有行政色彩,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希望能给他们半年的过渡期,因为禁止生产的日期是2006年底,而禁止销售的日期则定在了2007年的1月1日,等于禁产和禁销是在同时,对企业来说根本没有缓冲期。企业还希望国家不要一刀切,而是保留部分管理和技术水平高及出口量大的甲胺磷企业。
对此,王律先分析认为,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后,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经济损失,二是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的农药必然会出现断档。而且一旦明年1月1日起甲胺磷等产品不能销售了,就只能出口,还会面对国外的压价,企业肯定不好受,这也是他们现在趁着有市场加快生产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量占目前我国农药总使用量的8%~10%,曾经是水稻等7大作物防治20种主要害虫的当家品种,其主要特点是杀虫谱广、速效性好、使用成本低、应用面广。
法律声明:中国化工报社中国石油和化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建立镜像以及网站转载等侵权行为。版权所有人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