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山东靠港口建设促动化工物流

2006-8-28 在线收藏
    物流作为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正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的确,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山东作为一个化工大省,在发展化工物流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的提升,山东将靠什么来促动化工物流业的发展呢? 
    促进山东化工物流业的发展,关键在沿海港口建设,以及临港物流的发展。日前,有业内专家一语中的。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海陆联运能力不断提高。现在该省港口达到25个,其中一类对外开放港口17个,沿海港口年货物吞吐量38400万吨,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贸易关系。已建成济青、日竹、东港、东青、环胶州湾、烟栖、烟威、潍莱、烟台疏港高速等9条沿海高速公路,沿海港口群的后方公路集疏运条件十分便利。据统计,山东省宏观物流成本占全省GDP的20%左右,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每年有几十亿的规模。 
                 
    突出发展港口海运业,大力推进石油化工、盐化工、海洋能源等临港工业,以此积极拓展临港物流业,也已成为山东省’十一五’促进海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据了解,为使港口化工物流业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山东省在港口建设上将以规模化、深水泊位化、管理信息化和港口功能多样化为目标,形成布局优化、功能完善、配套先进的港航体系。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在日照、青岛、烟台建设3个15万-30万吨级的矿石泊位,形成由青岛、日照、烟台港组成的深水、专业化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新增吞吐能力6800万吨;在青岛、日照建设2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形成以青岛、日照等港组成的进口原油中转运输系统,新增吞吐能力6500万吨;在日照、龙口等港新建6个5-10万吨级煤炭泊位,形成由青岛、日照、龙口等港组成的煤炭装船运输系统,新增吞吐能力8700万吨。到2010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231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2亿吨,集装箱能力达到1400万标箱。 
                 
    港口建设的提速,促进了山东现代化工物流体系的形成。在’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充分发挥半岛港口群的优势,结合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临港工业基地和临港物流基地,形成产业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临港经济区。青岛港,要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利用强大的港口功能和区域发展龙头的优势,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高效集散手段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型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形式,提高物流的流转规模、流转速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和窗口作用,深购远销,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照港,则以煤炭、矿石和原油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等其他运输,积极开展港口中转、储运、货物联运和代理业务,建立综合配套的中转服务体系;烟台港,要在巩固发展散货杂货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西港区开发,搞好与龙口港的整合与分工,重点发展矿石、煤炭、原油、集装箱运输,同时发展客货滚装服务;龙口港,要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关系密切的有色金属、矿石、粮食、石油化工等中转业务和集装箱喂给运输,积极发展煤炭运输业务,力争使烟台港建成现代化亿吨大港,形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骨干。 
                 
    在发展提高现代物流形式的基础上,今后,山东省还要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完善、黄渤海黄金水道的优势,抓住烟大铁路轮渡建设、形成南北交通重要枢纽和节点的机遇,北上、南下,积极拓展东北、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腹地,依托出口加工区,积极向国家申办国际物流园区,以开展货物转口、运输配送、跨国采购等服务贸易,形成面向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大型物流中心,发展各具特色的临港物流产业。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