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重庆氯气泄漏爆炸事故

2004-4-17 在线收藏
16日凌晨,当繁华的山城已沉入梦乡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危险却悄然降临了。“嘭!”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在寂静的黑夜中发出一声闷响,厂里2号氯冷凝器发生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如同从瓶中释放的魔鬼弥漫开来。下午17时57分,正在抢险的化工厂再次发生爆炸,
当即造成死亡和失踪9人。

情况十万火急!天原化工总厂处在人口稠密的江北区腹心地带,而常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就会死亡……

生死大转移

“快跑!化工厂氯气泄漏了……”16日上午10点,家住化工厂附近的王菲听到了社区干部焦急的呼喊声。几乎同时,一股刺鼻的味道在房间中弥漫开来。这位24岁的小伙子冲出家门,发现街道社区干部正挨家挨户地敲门,大声呼唤居民转移。“虽然当时大家有点紧张,但秩序却不混乱。”这场与毒气“赛跑”的转移给王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街道上成群的居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在公安、武警、街道干部的带领下,逃离险境,走向生路。

16日上午10点半,与天原化工总厂一江之隔的化龙桥片区。54岁的梁育芳正在照看自己的小杂货店,一辆辆警车从街道上风驰电掣,呼啸而过。“我开始还以为哪里出了火灾,没想到几分钟后民警就上门,要我快跑!”梁育芳和老伴走出家门时,街道上已经停满了转移群众的大客车。当客车启动时,刺鼻的气味渐渐浓烈起来。在1个小时内,人去屋空的化龙桥正街顿时寂静下来,有的只是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忙碌的身影。

短短的半天多时间,事发地的重庆江北区,以及嘉陵江对岸的渝中区累计有15万人被紧急疏散,而且无人伤亡,检验了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在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从市到区,区到街道、居委会都紧急动员,专人负责警报引导群众撤离;数百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奋战在抢险第一线……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谈起转移1000多名职工和家属的经历,重庆微电机厂官员李波深有感触。16日上午10点多,正在厂里开会的李波和同事,突然闻到一股怪味,让人很不舒服。“江对岸的天原化工总厂在冒烟!”有人惊呼起来。与此同时,尖锐的警笛声响彻化龙桥片区。

让群众先走!重庆微电机厂的干部分头行动:一面疏散正在上班的800余名职工,一面挨家挨户通知职工家属转移。下午两点左右,在确认每一位职工以及家属都已安全转移后,坚持到最后的几位干部才撤离厂区。在最后撤离化龙桥的时刻,李波看到了一个令自己难忘的画面:空荡荡的街道上,基层干部组成的小分队还在执着地挨家挨户地搜寻,生怕有一位居民被遗漏;在街角的巷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被街道干部背上了警车……

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在事故发生后也赶至现场,组织群众疏散和事故处置、善后工作,并会同专家组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为了防止冲释氯气的消防水的入江影响,暂时停止江北水厂的取水。同时,环保监测部门将对下游水质进行监控。抢险部门全力清除残余爆炸源,妥善处置残余氯气。

在险情得到控制后,为确保群众安全。重庆市委市政府又明确要求:“渝中区距离天原化工总厂500米范围以外已疏散群众可以撤回,江北区距离天原化工总厂500米范围以内已疏散群众暂不撤回”

绝不能让群众受冻挨饿

转移容易安置难。转移群众的温饱问题一直牵挂着重庆社会各界的心,机关、学校、医院等场所迅速变成了转移群众的避难所,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暖和的棉被送过来,一股浓浓的温情将山城的寒夜融化。

重庆市在离化工厂500米的地方设立警戒线,同时布置3万人的安置帐篷,并从市救灾物资仓库紧急调运了3000多床棉絮和矿泉水及干粮,还从部队再调集一批棉絮,以保证群众能够度过寒夜。

17日凌晨,记者来到重庆市第18中学。宽敞的学校体育馆已经变成了转移群众的临时安置点,民政部门的人员正忙着给群众发放水、方便面和棉被。“大家不用担心,生活用品会很快发到每一个人手中,政府绝对不会让大家受冻挨饿!”江北区民政局的一位负责人手持扩音器,大声地向群众承诺。在温情与关怀中,灾难的恐惧渐渐远去,几位可爱的小孩开始和小狗在体育馆内追逐、嬉戏。

重庆市第18中学在1个小时内,腾出了体育馆、办公楼和60多间教室,安置了2000多名群众。校长马培高说,全校100多名教职工都投入到了安置群众的工作中,“作为一个重庆市民,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凌晨2点,寒气逼人,不少转移群众已经悄然入睡。记者走出校门的时候,一辆辆运送棉被、食品的卡车还在不断驶来,抢险救援人员还在事故现场枕戈待旦,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16日发生氯气爆炸事故后,17日早晨,重庆市主城区空气中氯气指标已经恢复正常,饮用水质也达标,达到居住环境要求。

后续:重庆市氯气爆炸事故死亡失踪人员身份确定

多为天原化工总厂的领导干部

新华网重庆4月17日电 目前在重庆氯气爆炸事故中死亡和失踪人员身份已确定,9名死亡失踪人员多为正在现场的天原化工总厂领导干部。

他们分别是:胡言禄(重庆天晶化工有限公司--天原化工总厂子公司总经理)、冉正碧(天原化工总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忠惠(天原化工总厂副厂长)、任开强(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厂长)、张先银(天原化工总厂安全环保处处长)、康泽润(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工段长)、李万明(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工段长)、古维子(天原化工总厂工人)、陈邵明(天原化工总厂安全环保处干部)(完)

重庆氯气泄露爆炸事故中15万疏散居民安置方案确定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爆炸事件死亡失踪9人

新华网重庆4月17日电(记者 刘卫宏)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爆炸事件目前死亡失踪人数增至9名;受伤人员仍为3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完)

重庆氯气泄漏爆炸事故 9人失踪死亡 15万群众疏散

新华网重庆4月16日电(记者 刘卫宏、李永文、徐旭忠)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15日晚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日凌晨发生局部爆炸,截至记者发稿时,已造成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目前已有15万名群众被疏散。……

后续报道:走进重庆氯气爆炸事故核心区

环境监测表明:重庆城区的水和空气基本没有超标

新华网重庆4月16日电(记者刘卫宏、李永文)在刚刚结束的重庆氯气泄漏事件紧急现场会议上,重庆市环境监测部门表示,他们在重庆市江北区、沙坪坝区和渝中区等设置了环境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如果不再发生爆炸,目前城区的水和空气基本没有超标。

重庆市消防总队总队长王沁林说,目前氯气爆炸现场的氯气已经很少,爆炸时弥漫在现场的黄色气体已基本被稀释。他们的办法是,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水进入了天原化工总厂的下水道,有全面的消毒措施。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