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顾短期利益潜伏危机 电石建设热亟待降温
人民网消息: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研究后认为,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除了去年圈定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外,焦炭、电石也被列为违规投资严重行业。其中,电石建设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不断升温引人注意。
电石就是碳化钙,与水作用生成乙炔气,是电石法聚氯乙稀(PVC)的主要原料。其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和焦炭,属高耗能产品。由于耗能过大,且其生产过程易严重污染环境,故在大多数国家已基本停止生产。但因生产成本低廉,在我国仍长期保持一定的市场空间。
近期,伴随着国内PVC价格的一路走高和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电石法PVC利润空间增大,国内电石法生产PVC又起新潮,拉动电石原料需求快速升温。电石市场出现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刺激电石价格一路上涨,涨幅达30%以上。不少地方和企业看到电石生产有利可图,纷纷扩大电石产能,新一轮电石建设高潮开始。
据了解,2003年全国电石产量达到53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0.98%,现在大多数电石厂因缺电而开工不足,产能发挥仅在40%至70%,也就是说,实际产能要大大高于这个数字。从1990年开始到2003年的13年间,我国电石行业新增电石产能已经翻了一番,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电石产量将再翻一番,达到1200万吨以上。
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结果,此次电石建设高潮是以重复建设为主,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电石生产企业35户,生产能力133万吨/年,2003年生产电石约117万吨,居全国之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石企业领导表示,据他了解的情况,目前内蒙古在建电石生产企业61家,年设计能力将达到230万吨,其中乌海、鄂尔多斯等建设规模均超过50万吨,全部投产后,内蒙古电石年产量将达到363万吨,相当于2001年全国总产量。内蒙古的不少地区,均在自己招商引资的网站上将电石作为重点推荐项目。
此外,山西长治、晋城,陕西府谷,宁夏、四川、甘肃、新疆等部分地区,也将电石建设列为本地的重点建设项目,并给予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令人担忧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批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小型电石炉和开放式电石炉也死灰复燃。早在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关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就明确规定:开放式和1万吨以下小型电石炉必须限期关闭;国家将不再批建2万吨以下开放式电石炉项目。
但由于电石价格飞涨,缺乏必要环保设施、回收设施的小电石炉正成为一些利欲熏心之徒的摇钱树。有关专家介绍,一个设施完备的2万吨电石炉至少需要1500万左右的投资,而一个年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开放式小电石炉,仅需500万左右的资金就可启动,一年即可收回成本。但由于缺乏必要设施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可波及周边至少5平方公里内的土地、人畜。
在西部地区,有数以百计的开放式小电石炉正在大规模进行建设或扩能改造,华东、华北等地区的一些电石生产企业也开始将开放式电石炉西迁。据调查,目前全国约有430多家电石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仅20余家,最少的不足5000吨。其中,占总产能2/3的生产装置属于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的2万吨以下开放式电炉。
电石属于高耗能产业,2003年我国电石行业年耗电约180亿千瓦时。电石行业大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势必加剧我国电力供应紧缺的矛盾,也给我国的生态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发改委调查后认为,当前我国电石行业的大规模扩建,既没有考虑未来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也没有从市场整体容量出发,只顾短期利益,在当前市场价格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生存,一旦市场供过于求,各电石企业效益将急剧下滑,大量装置将无法维持,势必造成整个行业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