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2007年国际政治经济走势展望

2007-1-9 在线收藏
二〇〇七年新年前夜,超过两百万人聚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为新年祈福,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世界经济将保持增长

2007年的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虽将经历轻度调整,并仍面临多重风险,但稳定增长的基本势头不大可能发生逆转。

一、增势依旧

世界经济从2002年进入新一轮回升,已持续了5个年头,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周期史上较长的一次长周期扩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2002、2003、2004、2005和2006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3.1%、4.1%、5.3%、4.9%和5.1%。稳定增长仍将是2007年世界经济走势的主要基调。IMF关于2007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的预测为4.9%,仅比2006年的5.1%低0.2个百分点,而比近10年(1998-2007)的平均增长率4.1%高出0.8个百分点。

避免对抗谋求合作是主流

2007年国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前进,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上扬。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大国合作势头有所上升。然而,主要政治力量展开的角逐继续发展,竞争态势也在增强。国际环境将趋于更加错综复杂,局部战争和冲突不会停息,局部热点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难以化解。国际社会将继续面临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犯罪、严重自然灾害等全球问题的严峻挑战。面对相互交织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和挑战,各国的利益交汇和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多边合作促进共同安全和繁荣的势头日益加强,避免对抗、谋求合作仍将继续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流。

国际强权政治不会退场

2007年的世界形势将继续低迷。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相对不足,困难因素将更充分体现。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不会退场,全球强权与地区力量的较量将胶着深化。

新一年中世界经济发展的几个不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科技进步缺乏储备,新一年中难见重大新科技刺激全球经济。美国反恐以来硬力量受挫,军事投入尚未转化为民用产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中国,宏观调控有望落实,经济增长率有望回落至10%,与前5年国民经济翻番速度相比,将下降30%左右。因此中国基建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将调低,这自然削弱对世界消费的拉动。
构建和谐世界得人心

综观全球,2007年国际形势将出现以下四大特点:

各大力量齐竞争,发展模式显优劣。美国是处于反恐战争下的增长模式,3%的经济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火工业或安全领域投资拉动的。美国作为全球军事超级大国地位将加强,但其国际经济、金融地位和软实力的影响力将下降。欧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现已扩大到27国,加之欧元升值,欧盟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超过30%,但欧盟内部矛盾可能增多。俄罗斯正在走能源大国道路,将继续利用国际石油、天然气、黄金价格上涨之机增加收入,保持7%的经济增长率。日本坚持贸易、科技立国,将继续压低日元,扩大出口,今年在世界GDP中仍可占1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加之人民币升值,中国在世界GDP的比重将超过6%。

东北亚安全变数仍多

2007年,东北亚地区仍将充满变数,难以平静。

朝鲜核问题年内能否解决仍是未知数。朝鲜核问题从核疑惑到核试验均与美国冷战后的地区战略密切相关。从这一意义讲,朝鲜核问题能否解决、何时解决并不完全在于朝鲜的立场与态度,而取决于美国的决心与诚意,美国攥着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动权。去年岁末,第五轮第二阶段六方会谈期间六方商定将于今年初继续下一轮会谈,能否如期举行,以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朝鲜的生存安全,也影响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由于布什政府近期身陷困境,解决朝鲜核问题短期内难以提上议事日程,年内解决朝核问题的迹象并不明显。长期拖下去,朝鲜将作何选择尚难预料。近年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化”,以支持美国反恐为契机,突破“专守防卫”,修改《周边事态法》,并相继通过《反恐特别法》、《有事三法》和《有事七法》等多部配套法案,为日本自卫队走出国门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新年伊始,日本防卫厅即调整军事部署,以“预防朝鲜半岛有事”为借口,打造“西南防线”,将军事重心向靠近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西南一带牵移。

经济看好但风险加大

2006年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良好,总体看来处于双边失衡、但多边均衡的特征,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流动性过剩严重、全球经济失衡恶化、美国房地产泡沫、石油和原材料价格反弹等因素将使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看好,但风险加大。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态势

世界银行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达到5.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幅将达到3.1%,比上一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预计可增长7.3%,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2006年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2006年经济增长幅度达到3.4%。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在经历多年的不景气之后,于2006年获得了可喜的增长。经合组织的报告预测,欧元区国家2006年的增长率将达到2.7%,世界银行预测,日本经济2006年的增幅达2.7%,已经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中国、俄罗斯、印度的经济表现都很突出,印度和俄罗斯已连续7年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增幅分别达到8.3%和6.5%。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