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能源资源价格依然保持2006年的涨势
在经历了国际油价过山车般狂涨狂跌之后,国内市场进入一片沉思。'目前,石油市场已经处于看空状态,'专家指出,'但是,铁矿石依然上涨导致钢材价格上升、煤炭谈判拉锯导致电力成本提高、水资源价格也在不断提升。纵观全局,今年的能源资源价格依然保持2006年的趋势———上涨!'
改革促发提价热潮
'就我们所知,发改委今年的动作将会更大,打击关闭高耗能的小钢厂。这对于恢复钢市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广钢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
实际上,不仅仅是钢材,一场触及定价机制的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业内从去年12月便开始传出消息,一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司起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即将上报国务院。
据悉,按照这一方案,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将从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土地等领域展开,并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整套方案的最大变化在于,把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计入上述产品的定价中,如果这一价改方案得以通过,则意味着相关能源资源性产品即将迎来新一轮提价。
能源压力成提价动力
专家分析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国能源形势的压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铁矿石消耗国家,同时还向国外进口大量的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不得不面临压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潘文举坦言,'中国的矿都是贫矿,没有富矿。'
更让市场担忧的是,在能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严峻的形势让资源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价格改革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资源价格能真正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合理配置资源。'一位能源专家说,'价格改革虽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提价,但是此次改革的结果却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涨价来自'多米诺'效应
如果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持续了几年的能源价格上调原因归咎于国际油价的上涨,也许有些过分。然而仔细分析,市场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乎是一场多米诺骨牌的效应———
在国际油价高涨之后,石油化工产品马上跟风而涨;作为工业动脉的石油涨价了,海运、开发矿藏的成本高了,再加上国内市场需求增加,间接造就了铁矿石涨价的机会,直接影响钢材价格上走;而煤炭开发的成本高了,煤电联动依旧让发电企业与煤企拉锯,试图减轻发电成本……
发改委能源所周大地表示,我国的低价能源体系提高了社会环境成本,要想达到节能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个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而形成能源资源价格长效机制的当务之急就是对能源资源成本的还原。
'把其中的水分挤掉'是发改委近两年来的主要方针。据了解,国家对能源资源成本的还原正在按计划进行,比如矿业权无偿取得应改为有偿取得;强制矿山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还原安全成本;强制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矿山环境的恢复、生态补偿,还原环境成本;所有能源生产销售企业必须保证员工的基本收入、基本福利等权益,还原人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