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2006年我国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呈现双飘红

2007-3-7 在线收藏

     2006年,我国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总额为4719.7亿美元,增长24.6%。其中,出口1805.1亿美元,增长32.5%;进口2914.5亿美元,增长20.2%。
    去年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主要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五矿化工类商品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近三年来,五矿化工类商品对外贸易增长势头迅猛,出口、进口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五矿化工类商品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类商品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快速增长,使五矿化工行业在我国进口中比例不断上升。2006年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额已占到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8%。
     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以工业制品为主,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五矿化工类商品中工业制品出口1607.5亿美元,增长38%,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10.9%,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近年来,五矿化工类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增幅大幅度高于工业制品,使行业进口商品结构由工业制品′一枝独秀′,转变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各占半壁江山′。2006年初级产品进口1405.2亿美元,所占比重为48.2%;工业制品进口1509.3亿美元,所占比重为51.8%。初级产品的比重上升,工业制品的比重下降,一是显示我国加工能力的提高,说明行业进口结构不断完善,二是反映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资源类产品进口量增加很快,出口量却在下降,显示五矿化工行业正朝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方向良性发展。2006年我国资源类产品,如原油、成品油、煤炭、铁矿石、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进口量增长很快。原油进口量达到14518万吨,增长14.5%;成品油进口3638万吨,增长15.7%;煤炭进口3825万吨,增长46.1%;铁矿石进口32630万吨,增长18.5%;天然橡胶进口161万吨,增长14.6%;合成橡胶进口130万吨,增长19.2%。而资源类产品,如煤炭、原油、成品油等出口在下降。煤炭出口6323万吨,减少11.8%;原油出口634万吨,减少21.4%;成品油出口1235万吨,减少11.8%。资源类产品出口下降,进口增加,一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导致对能源类和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居高不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2006年出台了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来抑制资源类商品的出口。这一趋势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产业政策,显示五矿化工行业正朝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方向良性发展。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进口增长强劲。2006年五矿化工行业与欧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欧盟超过日本,成为我行业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537.7亿美元,增长31.3%。其中对欧盟出口311.8亿美元,增长42.3%;自欧盟进口225.9亿美元,增长18.7%。日本为我行业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503.2亿美元,增长14.5%。其中对日本出口166.7亿美元,增长11.0%;自日本进口336.5亿美元,增长为16.4%。
        钢铁贸易喜忧掺半。2006年我国钢铁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进口额大幅度减少,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钢铁出口325.3亿美元,增长68.7%;进口216.2亿美元,减少17.9%。由于出口增幅大幅度高于进口增幅,使我国由去年同期的大额贸易逆差迅速转变为大额贸易顺差。上述转变既是我国钢铁竞争能力提高的结果,更是国际经济增长良好,国际钢材价格高于国内价格的结果。我国已经连续几年位居全球钢铁生产第一。
        钢铁出口形势大好,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忧虑。一是出口量的激增,易引起贸易保护调查。美国、欧盟在这方面的动向需要密切关注。贸易保护案件一旦成立,不但其生产、出口将立刻受阻,同时还会在第三国市场引起连锁反应。二是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以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为主。2006年钢铁产品进口平均单价为1072美元/吨,出口平均单价为587美元/吨,出口平均单价仅相当于进口平均单价的54.7%。三是铁矿石资源的制约。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及近年来价格的大幅度攀升都极大制约了钢铁贸易的发展。四是钢铁业盲目扩张,产量快速增长,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五矿化工行业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五矿化工类商品出口总额中,国有企业出口652.6亿美元,增长19.8%,占比为36.2%。三资企业出口661.7亿美元,增长36.3%,占比为36.7%。民营企业出口490.9亿美元,增长47.8%,占比为27.2%。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