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工业目前的主要问题何在
虽然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产品产量及进出品贸易持续增长,化工装置建设投资力度很大,科研开发及技术创新蓬勃发展,引进技术及设备及对外交流都有很大进展,但在前进中也还有不少问题需努力去解决,需要开创新局面,主要问题存在在下列各个方面。
1.化肥工业
氮磷钾比不能满足农业发展要求,主要是缺磷少钾,每年需大量进口,高浓度化肥、复合肥、专用肥和多功能化肥发展慢,产量低,化肥生产非常分散,小企业多,能耗高,效益低。
2.石油化工
虽然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有了较好基础,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目前乙烯产量约500万吨/年,但实际消费量(反映在下游产品上)近1000万吨/年。现有乙烯装置有很多规模过小(14万吨/年型就有7个)很不经济。
3.有机原料
国内生产量不足需大量进口,如2001年进口有机原料达1621万吨,花外汇88.6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24.6%和6.8%。主要进口的品种是丙烯、苯、甲苯、甲醇、丁醇、辛醇、乙二醇、醋酸、丙烯酸及酯、甲乙酮、苯酚、苯酐等,还有合成材料的单体如苯乙烯、PX及PTA等进口量也极大。2001年PTA进口量达311.7万吨。
国内有机原料生产装置都太小,有些技术落后,装备陈旧,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例如甲醇装置有竞争能力的规模至少为30万吨/年,而中国还有很多仅1万吨/年的装置,生产成本高于进口价格,大量装置被迫停产。
4.合成材料
虽然五大通用树脂(PE、PP、PS、PVC、ABS)到2000年国内已有生产能力790万吨/年,但其生产量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一半。另一半完全靠进口解决,2001年进口合成树脂1649.8万吨,花外汇12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1%和7.1%。
合成纤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主要品种是聚酯、聚丙烯脂、聚丙烯及聚酰胺,2001年中国化纤产量高达760万吨,居世界前位。问题在于产品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差别化率低,专用料少,缺少上档次的品牌。
合成橡胶有15个生产厂,总能力已达100万吨/年,主要是SBR及BR,其它高性能品种如丁基胶、乙丙胶等较少。
5.精细化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精细化工产品已有3万余种,中国在染料产量上已成世界第一,农药居第二,涂料居第六,配合饲料(含饲料添加剂)产量也是世界第二,但总体水平中国的精细化工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当前中国精细化工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一般说来,技术水平低,如加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三氧化硫磺化等尚未普遍采用。不少企业还是作坊式的,在工艺路线、单元操作,产品后处理等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水平,自动化水平及DCS控制等差距很大。一些新发展领域产品如功能高分子材料、精密陶瓷、液晶、信息化学品、纳米材料等还很薄弱或刚起步。由于国内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或质量差、缺少系列化等原因,许多产品还依赖进口,而出口多为低档次产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精细化工企业更是小而分散,全国有1万多家精细化工企业,在科研开发及三废治理上力量单薄,影响竞争能力甚至生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