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我国的能源发展不是非得套上高能耗的帽子

2007-7-19 在线收藏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能源多元化战略,但仍无法解决能源需求急剧膨胀的问题,并且中国的高能耗似乎突然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重心。我们离不开石油,故而对高油价无可奈何。此外,中国在国外的找油之路也不平坦,因为原油供应地的安全不是我们能保证的。
  现在,我国政府正一面大力发展新能源,一面狠抓节能减排,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前景仍不容乐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火热,与此对应的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能源需求也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过去5年里,中国的能源消费水平以每年11%的速度在递增,而仅2006年一年的能源消费量就达到了17亿吨等值石油的当量。按照如此的发展速度,中国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尽管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并不高,只相当于日本的1/3,美国的1/7。但是,环球能源网要提醒各位读者的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多,但真正进行能源消费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一些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能源消费并不高,因此所谓的人口基数不该是中国所有人口的总和,而应该是一部分固定的人口,这样算来,中国的人均能耗就相当高了,因此环球能源网认为,我们不应对我们过去所造成的高能耗开脱“罪责”。
  政府已经有所作为
  由于我国国内能源并不丰富,因近年来,中国在非洲,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地区展开了广泛的油气勘探合作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供应单一的危机,增加了原油供应的安全系数,这于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此外,对于国内,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统一的定价机制,以控制国内油品供需市场。在这一点上,尽管存在不少争议,但环球能源网认为,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比不上发达国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那势必会起到很大的负面效应,对于中国尚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巨大的打击,因此建立统一的定价机制有利于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这在几年前的高油价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当时全球的油价使得油气生产商和能源消费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国内由于中国政府的调控得当,因此遭受的损失相对较小。尽管目前国内的油品定价机制还存在一些弊端,但其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能源危机尤存
  中国能源供应仍然面临着短缺的危险,尽管将高油价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头上是非常不公平的做法,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中国的确对原油价格的变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中国进2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也是其能源消费增长的进程。
  我们知道,中国政治的稳定取决于经济的稳定,而经济的稳定又取决于能源供应的稳定,那么未来中国的“油路”是否能保持如今的畅通呢?环球能源网认为,中国的海外能源供应地太过单一,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而这里又是全球“热冲突”最为激烈,地缘政治斗争形势非常复杂的地区,因此一旦发生供应中断,那么最终将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安全。 
  我们该怎么做?
  环球能源网认为,我国未来将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首先,我国应提高能效,现在,中国的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日本的9倍,因此中国在过去20年里的经济发展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的模式发展的,这样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不能再持续下去。
  其次,中国应该采取多元化能源战略,特别是应动足脑筋大力发展新能源。中国完全有能力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政策指导,将手头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这样做的效果绝对比得上在海外发现亿吨级的油田。
  第三,环境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是产煤大国,但由于环保意识的淡薄和技术水平的落后,中国的一些产煤地区,比如山西的空气质量一直很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至少有40万人受到了有毒空气的污染。可是即便付出了如此昂贵的代价,我们的能源供应却未能跟得上能源需求的步伐。因此环保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环球能源网认为,能源多元化、提高能效和环保问题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国在制定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的问题整合起来规划,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拥有一个良性的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