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借外力组建华东电谷
日益加重的缺电局面在触动电力产业化发展“软肋”的同时,也给业界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与其苦苦死撑不如市场化借外力发展课。记者深入采访发现,江苏之所以能基本消除长期困扰的缺电“瓶颈”,甚至出现电量相对“富裕”的局面,主要得益于其在市场经济历练中,烧旺了“股份电力”、“多元电力”、“数字电力”的“三把火”,打中了敝帚自珍、电源单一、信息化程度低的“三软肋”,使电力工业走过了以往几十年也不可能走完的跨跃式发展历程,目前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三位,提前打拼出了华东电谷。一大批“单打冠军”企业脱颖而出,如省电力公司在全国率先撤消电力局,告别政企不分历史,去年营业收入高达483.45亿元居全省“50强”之首;正在扩建三大电厂的国内5大发电集团在江苏成立的首家公司“华苏”,创下全国同行独立“大体量”投入一次之最,近期建设的利港、沙洲、太仓等21家大电厂,初期投产60万千瓦机组装机容量720万千瓦,亦是江苏历史上最大电力项目。
百鸟朝凤,吸引业外资本做大“股份电力”
江苏经济持续两位数增长带动电力消费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昭示着电力市场的巨大商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电老大”不再关门办电,而是甘当招商引资的“二小子”,自降准入“门槛”,为做大“股份电力”大陪笑脸。苏、锡、常“金三角”和盐、淮、连”三小龙”都高起点规划,从政策、机制和服务诸方面优化投资环境;南京、镇江和扬州等市还出台外资长远利益保障和风险规避等法规,并大力发展高效物流、环保服务业……这些动作点击出了业外资本向这里集聚的“盆地效应”。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近百位“有为”业外老板来考察并洽谈投资“股份电力”事宜,签订合同额超过100亿元,使得本来不平静的江苏电力市场更加热闹起来。继太仓、彭城和壁等11个股份制电厂2×30万千瓦机组列项开工后,又有业外资本在筹建30万千瓦机组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抢食即将开工的苏州、沙洲和吕四等7家电厂的股份“大蛋糕”,电力资本的“魔力”让他们垂涎欲滴。
记者注意到,业外资本敲开江苏电力大门最直接的方法有四种。一是主题招商。约有72%的业外资本是在各地花样迭出的主题招商中被诱惑而落地生根,像“苏信”、“常投”和“苏源”等巨头在常州主题招商中,就被“极富市场潜力的江苏电网负荷中心电厂”广告语打动的,合股建设常州建国以来最大投资项目,120亿元打造年发电量66亿千瓦时的大电厂;“中华”在扬州的“练摊”亦得益于主题招商,100亿元建设泗源沟电厂,另合资建设4台35万千瓦和两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群近日将开工,不断大有斩获。二是以外引外。利用海外友人介绍洋老板投资,如沛县电解铝厂煞费苦心联系上澳大利亚的友人,经他引荐,成功与该国华光资源公司合股办电厂,24亿元建设两台13.5万千瓦发电机组;同样由老外介绍的香港协鑫集团看中大屯“好风水”,投资100多亿元建设4台6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且要做大煤生电、电生铝的产业链。三是导入私企。摆脱了来源限制的业外资本,可更科学、更准确的发展电力,不断刷新共赢的记录。私企“大陆”投资南京电力资本已高达10亿元,形成了电站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电力环保系统、电网配电测控管理软件系列四大新品群落,先后承接了几十项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等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成为全国300多家电企设备采购的首选,日前又筹建300万千瓦大电厂,首期花30亿元安装两台30万千瓦机组。四是吸引民资。7月镇江发电有限公司就委托江苏省信托投资公司向社会发放两亿元贷款,不足10天竟销售一空,可谓始料不及。在此之前,无锡、盐城、徐州等市也成功向民间贷款数百亿元,市民十分看好电力投资,尤其是规范的担保、收益和认购程序,让许多人兴致勃勃地签下大笔信托合同。
居安思危,不断釜底加薪做强“多元电力”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江苏电力不妄自菲薄,赶早跳出了煤电的狭小圈子,上百家大小电厂中核电、水电、燃气电、风电等新电源云集,绚烂多姿的世界电力文化在此荟萃,凸显“多元电力集群现象”。连云港田湾核电站经过几年的苦心建设,即将试发电,这是我国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后的第二座,与之配套的投资数百亿的输变电工程亦建成,可高效向苏南等地梯级释放负荷,同时二期扩容提档工程又在夜以继日的筹备之中。“西气东输”和“苏北气田”加速了燃气电的发展,近期开工建设望亭、戚野堰、张家港和金陵等10多个燃气发电项目。正在论证筹划之中的燃气电项目不下20个。燃油电也独树一帜,频频出彩的“华电”,4台35万千瓦的燃油机组同时上马,且规划5年内装机容量翻一番;扬州、南通、镇江等市燃油电项目相继亮相,大部分还落实了建设资金,着实是蓄势待发;苏州三家民企生产的不足千元的燃油发电机卖疯了,月产10万台还不够卖,出口中东月创汇1000万美元,“瓜分”了40%市场份额,让老外也颇感威胁。
江苏“多元电力”营造了相互支撑的环境,各种新老电源合力抗风浪,形成了强大的群落“抗压”力。像异军突起的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为缓解仍在不断增长的峰谷差矛盾而兴起,它把“多元电力”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正在加紧建设宜兴抽水蓄能电站的股东们对记者坦言,正是冲着这“互动互惠”才敢投资的。难怪近来广东、浙江的老板心急火燎地赶来考察,决意要投资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忙坏了当地要员们。水电与煤电的牵手也功不可没,去冬今春的特枯水期,水电发电量锐减30%,煤电及时弥补;今夏洪水期封航,影响煤电原料运输而减发电,水电又立马补缺,使主网丝毫不受影响。现在,水电遍布江苏的沂沐泗、淮河下游、长江和太湖四大流域,多达30家,是江苏电力调配的生力军。风力发电量虽小,但200多万千瓦的电量足以缓解江苏电网高峰时不足,高高耸立风叶,构成江苏2900多条河道、300个湖泊和1100多座水库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盐城、连云港的海风发电组成百座“大阵容”,在射阳入海河道口甚至出现了火电、风电让人难分伯仲的抢眼球趣事。
兵贵神速,应用信息技术做好“数字电力”
近3年江苏的电力弹性系数均大于1,但电力系统的员工却在逐年减少,比如电表越来越多,而抄表人员却越来越少。这是加速电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直观成果。记者在盐城500千伏输变电所看到,2440平方米的主控通信楼内,数控设备布局合理而整齐,极少几位统一着装的值班人员,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看一部科幻大片,完全没有往日那种热闹又乱哄哄的感觉。据了解,江苏电力已与数十家一流的跨国数字技术顶尖公司“联姻”,如与国际知名IT企业思科公司合作建设“江苏数字电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最近被国家电力系统列为信息化建设的典型。一些市级电力公司也“紧步后尘”,煞费苦心地把信息领域里的技术和市场高手最大限度地聚集起来。如苏州、无锡、盐城等市电力公司就与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大等IT力量最强高校和科研单位签约合作,投资控股他们相关的科研机构。盐城公司还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定向培养高级科研人才,首期39名学士和硕士已到该公司上班。徐塘发电有限公司也与时俱进,在两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技改中导入信息科技,不仅建立局域网和MIS系统,还引进工程P3软件,利用计算机对工程网络计划进行科学的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及时调整网络计划的关键路径,超前管理工程进度,使两台机组提前满负荷试运行一次通过。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江苏构建“数字电力”是步步紧跟,几乎年年大变样。省电力系统在广域连接已初步实现光纤化、宽带企业内联网已基本建成的基础上,正进一步优化网络方案,普遍开始由局域网向城域的园区网和地区广域网方向发展,局域网、城域网主干由ATM技术向千兆以太网过渡;市级供电公司范围内的市县广域网利用光纤通道组网,带宽条件正在得到逐步改善。结合县域城网和农网改造,各地正在完善县级信息网,为县级供电企业今后实施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基础设施。省电力公司的企业内联网已通到乡一级,以地处江苏省中间地带的南京、常州、泰州、淮安四个点组成企业内联网的核心环,形成了省、市、县、乡、高速互连的“信息高速公路”。省电力公司还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实时在线的客户服务系统,全省各地客户对电力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投诉随时都在企业内联网上反映,并随时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