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21 | 在线收藏 |
---|
2007年9月17日,由《中国化工报》主办的中国化工CDM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一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事实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十一五”确立了节能减排的刚性指标,为CDM项目创造了契机。化工是能耗、污染较大的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同时也蕴藏着CDM项目的巨大开发潜力。
会议由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崔学军和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夏分别支持。华睿集团清能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项目咨询部主任冯广华先生首先介绍了典型CDM项目的开发流程,从项目涉及开始,进而到审定、注册、监测、核查核证以及最后的签发CERs均予以详细说明。其技术研究部主任王浔先生随后又介绍了CDM项目的审定、交易及后续工作,其中包括项目后期管理的制度、对人员及硬件设备的要求,同时也认真讲解了核查核证的工作要点。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顾问朱斌先生讲解了中国化工领域潜在的CDM项目开发前景,针对不同温室气体在不同生产领域的情况,分别总结了其建立CDM项目的特点。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顾问岑宁申先生另外介绍了有别于CDM项目的自愿减排及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会议还邀请了作为碳买家的壳牌石油公司碳排贸易业务亚洲区代表金霞女士和Tricorona集团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欧睿龙先生,两位代表分别介绍了其公司在CDM项目方面的业务情况,并表示对中国碳减排市场的发展非常关注。最后,由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云峰从技术层面介绍了利用钢厂尾气发展化工节能减排项目。
目前国内化工领域的CDM项目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数量还不多,除了在方法学等技术层面上尚存难度之外,很多企业对复杂的流程规则和较长的项目周期望而却步。但CDM项目作为一种市场机制的环保措施,在未来具有很强势的发展前景,尽早介入项目将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氯碱行业中也同样存在CDM项目开发的潜力,例如余热回收,电石渣制水泥的原料替代,都具有很大的潜质。而企业对CDM本身的各种质疑和未来趋势的猜测需要更多的业内沟通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