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化工500强在山东潍坊发布
10月28日,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曁海化管理经验现场会在山东潍坊举行。在新的化工500强中,排在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
1、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2、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
3、东滨化集团;
4、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山东成山集团有限公司;
6、杭州橡胶(集团)公司;
7、三角集团有限公司;
8、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
9、巨化集团公司;
10、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
名列首位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6.7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62.5亿元。但从入围化工500强的企业看,整体规模仍较小,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
据了解,此次化工企业500强产生过程与排序标准参照了国际惯例,并结合了中国化工企业的实际。排序指标主要是200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指数。
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500强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9.72%,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45%,人均利润达到4.6万元。由此可见,这些企业对整个化工行业效益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化工企业的集中度逐年提高。500强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总数的2.21%,但主要经济指标却占了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主营业务收入8117.39亿元,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37.42%;利润总额437.25亿元,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39.27%。
从经济类型来看,进入中国化工500强的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158家,占31.6%;资产合计达到4243.91亿元,占500强全部资产总额的51.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7.71亿元,占500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41.49%;实现利润211.12亿元,占500强全部利润总额的48.28%。这充分显示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化工行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而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走强。500强企业中有私营企业51家,利润总额38.46亿元;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162家,利润总额达到96.98亿元。化工行业正在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专家同时指出,虽然化工500强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平均规模不断扩大,但入围企业发展还很不均衡。绝大部分企业规模仍偏小,同类型企业间规模和效益水平有较大差异。其中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5家,50亿~100亿元的有20家,10亿~50亿元的企业有225家,10亿元以下的企业有250家。500强中的前1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1047.07亿元,而后10名企业营业收入为53.35亿元,相差近19倍。有的企业实现利润几十亿元,但同时却还有部分企业是负增长。不用说与世界化工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相比,就是与中国制造业500强相比,这些企业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次评比说明,要保证化学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必须进一步解决好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大调整和改革的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