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就国内成品油供应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较快,8、9、10三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超过6%,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的价格形势,以及政府为应对价格上涨采取的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等政策措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11月1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后,我们注意到还有部分地方出现成品油限供、断供现象,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市场成品油供应?
答:11月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炼油环节亏损有所减少,对企业提高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调价半个多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炼油环节亏损依然比较严重,部分地方炼厂停产或减产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导致国内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仍然偏紧,部分地区还存在停供限供的现象。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
一是强化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以下简称两大公司)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的责任。要求两大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油加工量,提高成品油收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同时积极组织进口,并采取委托地方炼厂生产、直接收购地方炼厂汽、柴油等方式,多渠道组织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成品油市场投放,保障供应。
二是采取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增加资源供应。对成品油生产和进口亏损,采取企业上游利润补偿和财政免收进口税等方式给予支持。
三是加强运输协调和资源衔接,及时安排运力,帮助企业解决成品油调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成品油的均衡供应。
四是加强市场监测和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保持社会稳定。
五是加强成品油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节约用油,合理用油。
六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涨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随着以上政策的逐步落实,部分地区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问: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利润丰厚,为什么还要提高成品油价格?政府采取那些措施来调节石油涨价的收益?对受影响较大的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采取了哪些补偿措施?
答:调整成品油价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炼油企业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原油价格的问题,改变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炼油能力保障市场供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促进石油资源节约,提高全社会节油意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公司因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带来的高额利润,国家已经开征特别收益金进行调节。征收特别收益金的收入,用于对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
按照现行办法,由财政对农业、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11月初调整成品油价格后,对农业、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的补贴,已在11月20日将补贴资金兑现到补贴对象手中。对种粮农民增加的支出,今年6月份中央财政已经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农民增加了农资综合直补。另外,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地方政府采取调整出租车价格或收取燃油附加等方式进行疏导,也可以采取临时补贴的方式来稳定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在出租车运价调整到位前,各地对出租司机给予临时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