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成为上海国际化工城建设的最大亮点
德国哲人海德格尔的经世名言“让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当上海市金山区明确建设上海国际化工城,将围绕“建设沙白、水清、天蓝、地绿的城市海景”的总体目标,坚持金山特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建立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时,无疑是对这句名言的最新演绎。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工产业基地,金山区按照上海国际化工城功能定位要求,提出了“环境友好化”发展目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被提升到空前高度,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建设绿色化工城成为金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水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素有江南水乡之誉的金山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共有河道1559条,总计长度2145.12公里。金山区实施生 态河道整治工程两年多来,治理及正在治理的河道1481条,水面积1762公里,疏浚土方1632万方,河岸播种白花三叶草约452万平方米,种植香樟等苗木约3.5万株,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在“零点调查公司”对上海市“万河整治行动”整治效果的民意测评中,金山区公众满意度位列上海市10个郊区(县)第一。
此外,金山区近年来加大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了新江、枫泾、朱泾三个污水处理厂,另有三个污水处理厂在建,大大削减了排污总量;同时推进工业区污水管网和城区截污纳管工作,铺设管道110公里,截止11月底,工业区集中开发地块污水纳管率达到80.75%;还从源头上堵住污染,仅今年以来就淘汰劣势企业33家,削减废水排放30万吨。国家环保总局检查数据显示,2007年1?9月,金山区污水处理厂新增COD减排量3400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减排任务。
绿色生态彰显良好人居
按照“点、线、条、块”的绿化规划,塑造近水亲绿的生态环境,金山区在23.3公里海岸线建设了滨海景观绿化带和海堤防护林带、以及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和万亩生态林,并建成了金山市民广场、东礁苑等一批大型公共景观绿地,已成为金山居民晨炼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今在金山,居民出门便是满目绿色,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处处绿意盎然。
据了解,截止11月底,金山区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6.1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38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7%,二级以上天数达313天,四项数据均为上海市各区(县)前列,金山区人居环境正在得到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