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严寒封住黄淮化工
元月12日,我国黄河、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普降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其后连续3天的降雪加上寒冷的气温,使当地公路多数路段冰雪封道,运输艰难,导致这些地区的化工企业陷入运输受阻的困境。
16日,记者采访江苏、河南、湖北、山东、广西等地的七八家化工企业销售运输主管得知,各地的运输受阻情况不尽相同。因没有铁路运输,山东联合化工公司3天时间汽运产品一吨都没能运出去,库存积压已达1000多吨;因连续降雪5天,襄樊赛普化工公司出货艰难;因铁路发运难度加大,湖北金源化工公司的化肥难以运出,河南新乡永昌化工公司几乎每天也都有10辆左右的重车出不去。
公路运输告急,铁路运输也因春运的迫近,货运受到大量挤压。在皖南一个以铁路运输为主的著名大型化工企业,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急件:“元月份已过去15天了,但我公司当月发往广东铁路局、南昌铁路局申报已得到批准的257个车皮计划只走了57个,只有当月计划的22.18%,已造成企业生产胀库、原料需求单位告急,有的甚至已面临停产危机。特别是目前已到农业用肥季节,公司大量的支农尿素产品车皮无法发运。”
受访企业普遍表示担忧,由于恶劣天气刚开始,化工企业很多车辆出去还没有回来,企业生产进料和产品外发问题还只是刚刚暴露出来,如果天气很快好转,问题可能很快得以解决;但如果天气持续恶化,运输矛盾就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受到致命影响。而按照国家气象局的预报:1月18~24日,我国还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还将下降,像目前这样严峻的公路运输形势将不会有丝毫的转机,铁路运输分流又有春运提前的压力。
至17日下午记者发稿时,上述地区的冰雪已基本融化,但随着明后天即将到来的我国第二场更大范围的降雪,公路运输的矛盾有可能会再次激化。对此,应引起化工企业的足够重视,提早做出应急准备。
右图为:12日以来,黄河、江淮流域的第一场雪,令这一区域的化工生产和运输企业遭受了10年不遇的物流梗阻。1月16日,淮北大地冰雪未融,在国内自营规模最大的编组站——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湖集中心站,运往沿海城市的电煤化工物资专列缓缓驶出湖集中心站。
编后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很必要
春运来临,又逢大雪封道。突然遭遇的冰雪严寒,让黄淮一带的化工生产流通企业一下子陷入了路运告急、铁运求援的困境,有些化工企业甚至有点措手不及,不知所措了。而就在前不久,大庆石化公司根据预防为主,科学应对的应急原则,提早颁布执行了“暴风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该公司应急指挥部在收到突发暴风雪预警信息后,会依据气象灾害等级和标准,立即发布命令,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会及时做好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准备,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这虽然是关乎安全生产的一项预案,但对于春运时节的化工企业来说,很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或许明年的春运,我们的化企也会出台一些春运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