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措施保障成品油稳定供应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了“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的主要措施”网上民意调查。截至元月16日,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的主要措施有五条,其中“严格执行国家定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居首位。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去年10月份开始,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柴油严重短缺,一些长途运输车和客运巴士由于无柴油被迫停开,一些物流企业为了维持运行不得不买高价油维持。据了解,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今年元月初。
鉴于此,为征求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的对策,湖北省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及时开展了“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的民意调查。截至元月16日,共有624人投票,产生了“确保国内成品油稳定供应”的五条主要措施,分别是:“严格执行国家定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占26.44%;“合理安排生产,努力提高成品油产量”占20.67%;“多渠道组织资源,增加柴油供应”占19.55%;“加强资源统筹平衡,合理安排资源投放”占15.22%;“搞好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增强油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占15.06%;其他方面的措施占3.04%。
“严格执行国家定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为主要对策,这与有关专家的观点高度一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所长胡润洲认为,地区间价格不平衡、供应渠道不完善、私人囤油,是造成部分地区柴油紧张的主要因素。他分析说,武汉地区柴油车增幅不明显,中石化、中石油多次增加柴油投入,仍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说明人为因素比较明显。由于价格波动,造成局部地区的柴油吃紧,由此引发的私人囤油现象,导致了这种紧张局面的加剧。
这一结果也与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基本一致。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上旬的一份通知特别指出,成品油生产和经营企业要认真执行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销售成品油。今年元月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
为确保成品油稳定供应,国家发改委在召集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负责人时明确要求,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定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加强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市场情况,特别是两大公司系统内部经营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加强对所属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严肃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禁止各种形式的惜售。二要合理安排生产,努力提高成品油产量。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推迟部分企业炼油装置检修等措施,努力挖掘原油加工能力,提高成品油收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生产。三要多渠道组织资源,增加柴油供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多渠道组织柴油资源,严格控制出口,增加国内资源供应量,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四要加强资源统筹平衡,合理安排资源投放。两大石油公司所属销售企业要全力做好炼厂资源的调运,加快实物发运进度,保障省市公司资源供应。五要搞好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增强油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努力增加油气产量,为市场稳定供应提供资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