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节能降耗现成效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3月29~31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四届石油和化工节能论坛暨海峡两岸石化节能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专家建议,应充分利用国家节能激励政策,同时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强能源管理、重视科技节能,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戴彦德分析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时表示,能源需求的超常速增长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看执行力和监管力。“十一五”时间已过去2/5多,任务完成还不到2/5,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5%,节能形势不容乐观,但政府出台各种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为石化行业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王文堂介绍,据初步统计,2007年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烧碱、纯碱、电石单耗分别比上年减少2.27%、1.1%、4.1%、2.78%、1.3%、2.96%。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还有较大节能潜力,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加倍努力。
今年国家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开发和推广节能先进技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王文堂建议,石化企业节能工作应从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强能源管理、重视科技节能等方面同时进行;当前亟须在节能减排全行业行动、节能人才的培训、能耗管理、开发新的低能耗生产工艺、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国家激励政策,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