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盐化从传统制盐向盐化工转变 投资建设氯碱项目
4月9日下午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网上平台,举行2007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董事长杨建东表示,公司正努力向盐化工企业转变。
董事长杨建东指出,投资氯碱项目是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方向,符合公司从盐向盐化工转化需要的。无论从公司地理资源优势,还是从公司本身经济实力角度考虑,云南盐化都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自身经济。
云南盐化拥有自身的盐矿(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盐矿)、水电资源,均可满足公司建设氯碱项目所需原料的供应;同时,云南盐化收购的普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可保障一部分的电石需求。2007年云南盐化实现营业收入为155,458万元,比上年增长51.74%;实现利润总额为1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0%;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10,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0.05%;基本每股收益0.555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9.79%;年末总资产234,243万元,同比增长18.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05,383万元,同比增长5.00%。
在这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下,云南盐化努力在2008年实现盐化的“双十”项目。 因2008年前几个月受限电及冰雪灾害天气影响,电石原料供应紧张,导致“双十”项目生产负荷较低,全年烧碱装置生产为负荷65.4%,PVC装置生产负荷为82.1%。杨建东董事长表示公司将逐步完善氯碱产业链,大力量解决技术问题,加强生产管理,同时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有效提高产能。随着装置生产负荷的提高、各种消耗指标与成本的降低,“双十”项目现已逐步发挥效益,逐渐迈进从传统制盐企业向盐化工企业转变的门槛。
董事长杨建东表示“2008年是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云南盐化实现从传统制盐企业向盐化工企业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PVC、烧碱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氯碱产业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公司产业链逐步完善;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提高, 500g纸塑小袋食盐的产销量逐渐扩大,国家下调了盐产品的增值税、资源税,这些都使公司面临较为有利的经营形势。另一方面,煤、电、油、运高位运行,主要原材料价格高企,供应紧张,势必推动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物流成本上升;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缓解,限电将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生产装置的开工率。针对以上复杂的经营形势,2008年公司将以强化管理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稳步实施“盐为基础、盐化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市场拓展,加强资本运作,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