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良好 能耗呈下降态势
5月5日,记者从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现场会获悉,四川化工行业能耗呈整体下降的态势,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超过10%。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四川化工依靠科技推动节能减排,给予高度评价。
从2004年发生沱江污染重大事故至今,四川化工坚持环保与生产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已累计投资18亿元开发弛放气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工艺冷凝液循环利用、粉煤尘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在川化、泸天化、川天化3个重要化肥和化工生产园实施了20多项技术改造,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目前,该集团3大合成氨装置在满负荷情况下,吨氨平均综合能耗由1167千克标煤下降到1085千克标煤,已提前实现国家“十一五”大型合成氨节能规划要求的1140千克标煤的目标。2007年与2005年相比,该集团节约标煤57062吨,氨氮减排261吨,工业废水减排850万吨。
宜宾天原集团近几年来累计投入14亿元进行技改,一年消耗电石渣54万吨、煤灰渣16万吨,创经济效益6000万元。该集团率先自主研发干法乙炔工业化技术,实现节水90%以上。
成都玉龙化工公司近几年投入2亿多元进行节能改造,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陆续淘汰一批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老工艺装置,企业生产一吨合成氨耗水量已由过去的500吨,下降到现在的10吨,同时比过去节约110立方天然气、320千瓦时电,节约成本达到200多元。
据介绍,四川化工力争到2010年建成污染全面控制、资源合理利用、循环经济双赢的绿色化工航母。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参观了川化集团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现场后表示,四川化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