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20多家停产企业重新恢复生产 经济形势回暖
近日,在电力多边交易和市政府9条应对措施的强势推动下,乌海市有20多家停产企业最近恢复了生产,在低迷的经济走势中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乌海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全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为了有效应对危机,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了9项政策,引导各单位和部门联合帮助企业渡难关;同时,积极协调电力多边交易政策的实施。由于政策措施组合效益的显现,乌海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重新恢复生产。其中铁合金企业4家,电石企业14家,氯碱化工企业2家,黑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准备恢复生产,预计年底之前还将有8至10家企业恢复生产。
20多家企业恢复生产,主要得益于电力部门推出的电力多边交易电价优惠政策的实施。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部分行业实行电力多边交易电价的紧急通知》精神要求,这些企业用电,每千瓦时降价0.08元。电价的下调,极大地鼓舞了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提高了企业及产品的竞争优势,增强了地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为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市经委会同盛达担保公司和市商业银行,深入三区了解企业的贷款需求,并与有关部门对接,三区对辖区内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初审之后,先后向市经委推荐了40多家有贷款意向的企业。11月19日至12月17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盛达担保公司先后分两批为三区18家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手续。市商业银行已经为第一批8家企业中的6家发放贷款1800万元;第二批的10家企业将于近日享受到建议贷款资金7700万元,部分资金已经陆续到位。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准备对企业恢复生产给予支持。税务部门在确保完成今年任务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缓交税费的政策。其他各有关部门也积极落实了扶助政策。
乌海市委、市政府本着在危机中抢抓机遇的原则,计划在明年的项目投资安排中,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此来促进招商引资和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