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吉兰泰产品价格显回升
内蒙古自治区各大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在逆境中巩固和开拓市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钢价持续暴跌的严峻局势,使我区最大的钢铁企业包钢集团出现产品滞销、价格回落、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面对金融危机,包钢集团用更加超前的理念,通过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当前,包钢正以降本增效作为关键环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灵活组织生产经营,优化技术管理要素,通过系统调整、自我提高,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司永涛:“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其次,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扩大促销力度,按照市场变化调整价格,尽量把产品卖出去。首先要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因为市场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外向型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商品出口同比下降等问题。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吸资融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目前已为天蒙羊绒和泰尔诺食品公司申请贷款800万元,并为蒙鹅公司6千万元项目贷款进行担保。此外,开发区不断调整结构、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国平:我们加快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淘汰了一些科技含量比较低、高能耗的粗放型企业,这样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采取以巩固和开拓市场为目标的各种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集团公司企业规划部部长乔云霞:“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一方面加强市场走访,限产保价,加强售后服务、铁路运输,争取力保一些市场份额;从保证资金链的安全上,有些该保的项目倾斜保一下,有一些预期效益不佳的,该减缓的减缓、该暂停的暂停。”在公司的努力和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之下,企业的聚氯乙烯等产品销售价格略有回升,从九月份低谷时的每吨四千八百元,上升到现在的每吨六千二百元左右;库存由八千多吨下降到一千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