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辽宁沈阳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在路上

2009-1-15 在线收藏
     
    虽然名为冶金园,但是在沈阳市铁西区冶金园内却没有一家冶炼企业。在这里,废电线的铜芯、塑料外皮,可以通过专用设备实现铜塑分离,甚至就连机器中积累的废机油,都可以作为原材料加以再生利用。 
    随着沈阳铁西区再生资源园一期工程的竣工,原来的一些废弃的电机等经过处理“重新上岗”。在这里,沈阳装备制造业废钢铁零部件,以及汽车、船舶等拆解出的废钢铁,将被送到钢厂和其他金属深加工企业,以生产出各种板材等基础产品,为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配套;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后剩余的废钢铁,进入东洋制钢等钢铁制造类企业,形成原材料,再被用来生产现代建筑设备。而经以上产品生产环节剩余的废料,还可以生产环保产品,重新进入循环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利用企业搬迁重建的空间和时机,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区;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利用公共制造平台,在集约增效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占据沈阳全市工业产值60%以上的铁西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用生态经济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正在努力形成 “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工业生产链条,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为我国众多老工业区实现绿色转型闯出一条新路。 
    企业通过上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助老工业区实现绿色转型 
     变废为宝,形成绿色产业链条,打破传统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谋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铁西区在打破工业企业发展瓶颈、实施“东搬西建”工程的同时,对原有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上新装备、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全面、系统地解决工业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还了旧账,不再欠新账。铁西区新建的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如,在该区的生态工业园,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红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等47家企业构成了9条生态工业产业链、5个生态工业循环网络,园区内企业的固体废物资源化率达到50%,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0%,中水回用率达到30%,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 
    如今在铁西区各个工业园区,可见各种粗细不一、高低错落的管道。凭借这些管道,园区内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常常能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使昔日大量废弃物有了重新 “上岗就业”的机会,同时又将污染减到最小值。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烧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硫酸,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氯霉素过程中产生的铝渣,被环保产业净水剂厂用做生产硫酸铝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净水剂(硫酸铝)供给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作为农家堆肥的原料;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厂生产的氯气,作为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维生素B1的原材料,生产维生素B1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甲基钠,作为化工原料出售;东北制药总厂在维生素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滤废液,作为有机复合肥加工原料,其产品用于农业生产;红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在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糖渣、废母液,其中废糖渣作为饲料生产原料,废母液可回收菌体蛋白饲料,余下的废液作为硫氨复合肥的生产原料,蛋白饲料可用于禽畜养殖业;东药、沈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酸,用于配套专业电镀厂,作为电镀生产的原料,为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生产配套零部件;松下蓄电池公司生产蓄电池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物和回收后的废蓄电池,通过其他企业回收加工处置,进行再生铅生产,年处理废电池1.12万吨,处理制造蓄电池废料950吨/年。 
    高扬“绿色工业”大旗,抬高环保门槛,重新计算“效益账” 
    2008年10月21日,一家生产新能源设备的德国企业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在铁西区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一个产值超3亿元的企业。提到落户铁西区的原因,该企业负责人说:“是绿色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铁西区区委书记李继安感慨道:“铁西区抬高门槛坚持走‘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子,并没有让区工业‘门可罗雀’,相反却因为“绿色工业’这面大旗引来各路客商,为铁西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 
    “绿色就是效益”。铁西人在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项目建设中,严把技改项目关,通过立项审批、环保质检执法和政策引导等手段,强制关闭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五小”企业,淘汰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设备和工艺,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仅去年上半年,铁西区就对12个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并将21个拟入区但因环评不合格的大项目拒之门外。铁西冶金工业园对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投资再大、税收再高,只要污染环境就绝对不能进园。 
    “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并不一定就是好项目! ”如今,铁西人开始重新计算“效益账”:资金规模不再是唯一标准,绿色环保才是关键;企业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产出水平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因此,铁西把绿色招商、生态招商、产业链招商作为提升产业层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守“环境生命线”的铁西化学工业园,如今就引来了美国首诺、荷兰孚宝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关注。目前,亚洲最大的涂料公司——日本关西涂料已经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韩国SK和锦湖石油化学两大公司也已确定在园区投资建厂。 
     利用公共制造平台,确保清洁生产,集约带动节能减排 
    利用公共制造平台节能增效是铁西区的主要特色。铁西区将工业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公共制造平台,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节能减排。原来一厂一个铸造车间(或分厂)全部被剥离出来,集中到铸造工业园区,以现代化手段确保清洁生产。目前,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内基础产业集群数达381户,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就聚集了近百户企业,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协作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年产值已超百亿元。高度发达的基础产业集群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使同一区域内的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这样,既打破了工业企业的发展瓶颈,还大幅降低了能耗与污染。 
    而对污染集中处理,遏制重复建设更为铁西营造了发展的“绿色空间”。位于铁西区西部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建设了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区域内所有生产、生活用水统一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率达100%。同时,铁西区实行统一集中供热,拆除临时性锅炉542家,地源热泵的环保供热面积达303万平方米,极大地减少了面源污染,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338吨,减少烟尘排放2628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