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新政出台 市场将出现真空期
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价格大幅下滑后,十二月上旬的EDC市场逐步回稳。在十一月以低价完成了前期库存的消耗之后,供应商压力略有减少。加之EDC已探底至五年来的最低价格,如果将50-60美元/吨的运费计算在内,远洋货源的实际成交价格仅只是20-30美元/吨(FOB 北美)。而这样的价格对任何一家生产EDC的氯碱企业而言都意味着氯产品价格和实际生产成本的倒挂。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供应商加大了对流入东北亚市场EDC货源的控制,包括中国在内的EDC终端用户很少能够真正接收到100美元/吨(CFR CMP)低价。
由于BASF关停其位于上海化工园区的MDI装置,上海氯碱与之配套的氯碱及EDC生产装置被迫停产20天,十二月的整体开工率不足50%。由于此次停车属于BASF全球停车计划中的一部分,而设备重新开启时间未定,为了保证PVC的生产,上海氯碱的原料供应发生问题,在十二月中紧急采购了近3万吨的EDC货源,实际成交价格在110-120美元/吨(CFR CMP)。只是由于这些货源的到货时间集中在一月及二月,因此上海氯碱仍在现货市场上寻求货源。
天津大沽由于前期签订EDC合同数量较多,十二月实际到货价格仍在300美元/吨(CFR CMP)以上。近期天津大沽加大了乙烯的采购数量,因此没有了解到新的EDC成交。而河北金牛以及新浦化学在十二月中均为了解到新的EDC成交。据了解河北金牛之前所签订的EDC合同货源已经足够厂家至2009年2月上旬的生产。
非PVC市场上十二月的成交以台湾货源为主,由于供应商控制销售,成交价自最初的135美元/吨(CFR CMP)逐步攀升到145-150美元/吨(CFR CMP),船期为明年1月初。
由于十二月底,农业部、海关总署、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公文调整原先的EDC进口报关手续。原先报关需要的由农业部审核办法的《非农药登记管理证明》有效期至12月31日,自2009年1月1日起,EDC的外商需要向国家环保部申请新的资质证明。如果一切顺利,整个手续的审批时间也需要至少50个工作日。因此,如果未能在12月31日完成报关,相关货源实际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将至少推迟到2009年3月。
而本身十二月底最初的船期表来看,有2船数量分别为5,000吨和13,000吨的EDC货源到货。其中的5,000吨EDC由于船期延迟,原本定于29日的船期被迫延后,而另13,000吨的北美货源之前的报关手续也似乎遇到了问题,截止收稿时尚未得到该批货源顺利报关的消息。此外,之前在145-150美元/吨(CFR CMP)的价位成交的台湾货源同样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是供应商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相关手续,而原先的装船时间也已经改到了09年的2月以后。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次相关手续的调整是否意味着政府加强了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监控仍不得而知。由于外商在进行EDC销售时需要遵照相关规定申请《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并对特定用户的申报,可以说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相关手续仍旧不得而知。但5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已经意味着PVC生产企业生产原料的短缺,以及非PVC市场上现货资源的稀缺。 公文已经发布,内贸市场上供应商开始控制销售,价格也在短短几天之内由最初的1400-1450元/吨上涨到1900-2000元/吨。在公文颁布之前,EDC内贸市场的销售价格一度在1400-1650元/吨的范围内波动。
内贸市场上的供应商在上调价格之后仍有忧虑,因为相关审批手续的时间问题,可以说在2月底3月初,市场可能会出现集中到货,届时大批由于报关手续而推迟船期的EDC货源将集中在内贸市场上出现,因此很难说市场不会因此而再次出现供应过盛。同时也有人对于是否能够顺利按照新的政策完成报关而表示担心。只能说后续的EDC市场存在较大的偶尔性和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