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天原两大法宝“双管齐下”调整结构加快发展
苦练内功,节能降耗,控制费用,挖潜增效。”“为把金融危机的大挑战转变为调整结构、完善模式、加快技术突破、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机遇而奋斗!”……
去年,虽经受了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以及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但天原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在全国氯碱行业仍位居前列。今年一开年,整个氯碱行业产能过剩,大多数企业开工率仍然不足,产业链资源配置不足,电石供应紧张……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如何应对?信心从何而来?这是公司决策者思考最多的问题。
强强联合启动15亿项目
“我们将主动应对,寻找更大范围要素资源整合与突破,并加大结构调整,巩固提升行业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实现挖潜增效4.5亿元目标。”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团队清晰的对策思路,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年伊始,天原集团就积极部署,将2009年确定为天原 “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之年,制定了“认清形势,认清自我,迎接挑战,锐意变革,加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挖潜增效和变革创新“双管齐下”两大法宝,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通过变革创新增强挖潜增效的效果。
在氯碱主控中心,记者看见,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Ⅲ组离子膜装置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在聚氯乙烯厂转化装置处,工人们正在巡检,精心维护设备,确保机器长周期,满负荷的运转……“面对金融危机,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也为我们增强了工作的信心。”氯碱厂电解片区主管胡明生说。
据悉,今年,天原集团将加大对外战略合作,强强联合,在大危机中加快发展,全面启动、推进重点项目。2月26日,江安化工新区运用新型干法工艺的60万吨/年水泥项目启动,力争2010年1月31日前建成投产。随后,离子膜技改项目、丰源真空盐项目、彝良、大关电石项目……多个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启动,预计总投资超过15亿元。
竞争优势推进技术研发项目
在公司码头,停泊着装货的船舶,工人们正把一包包本体法聚氯乙烯套在装卸吊车上,吊车再将货物转运到货船上。“这里先装150吨,然后到天原集团海丰和锐公司装1050吨,再一起运到武汉鄂城。平时,主要是运往浙江、江苏等地方。”码头工人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说。
“公司通过持续推进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实现了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建立起代表全国氯碱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最完整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今年,公司将加大项目和技术储备,全力推进技术研发项目,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天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肖池权介绍说。
据介绍,今年,公司将继续按照绿色化工要求和原子经济性原则,不断完善和提升清洁生产、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科技进步、技术研发水平,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树立和巩固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公司还将专项优化营销、采购和物资管理体系,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并推进内部组织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记者离开时,又看见一辆辆满载聚氯乙烯的货车朝着码头方向开去,向着百亿元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