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11 | 在线收藏 |
---|
访全国人大代表、甘肃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志强
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志强成为媒体跟踪采访的热点人物,尤其是境外媒体的追逐对象。这源于杨志强是全球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中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全、质量优的重要企业——甘肃金川集团公司的掌门人。
“好多媒体都在问我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进行海外投资,其实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练好内功才是最根本的。”和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一起聊天杨志强很坦诚:循环经济是练好内功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金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杨志强介绍说,长期以来,特别是被国家列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以来,金川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全球发展,实施国际化经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品链,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措施。资源利用率、环境状况、能耗物耗指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公司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奠定了带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一组数字印证了杨志强所言不虚。“十五”以来,公司共安排资金55亿元进行重点节能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公司计划安排近70亿元资金进行重点节能技术改造。这些节能项目的建成使用,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水平。2008年与2005年相比,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23%,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提出的到“十一五”未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未下降20%左右的目标,累计节能18.18万吨标煤,占甘肃省政府下达给公司“十一五”期间节能任务的66.76%。公司用于环保治理及“三废”综合利用的投入达到20亿元以上,用于以环保污染控制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改造投资占技术改造总投资的30%以上。使公司主要环保技术措施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通过推行清污分流、一水多用,万元产值水耗年均下降12.65%;大量回收生产中的余热,每年创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金川公司不仅自身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还积极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杨志强告诉记者,金川集团公司将尾矿砂、冶炼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应用于矿山充填,并开展了尾矿砂再选、冶炼渣综合利用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为持续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充分发挥区域核心企业的作用,积极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司在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采取互补、共生、耦合等多种思路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使公司的减排产品、废料成为下游相关企业的原材料。
例如,金昌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的下游企业,每年消耗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的70万吨的硫酸,用于生产磷酸、农用化肥等,金化集团产生的烧碱又可作为镍精炼过程中的试剂。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所产生的液氯供新川化工公司生产20万吨聚氯乙稀,其中,聚氯乙稀生产过程中的电石渣供金泥集团生产水泥。
“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固定的生产联系,建立稳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推动了整个地区的工业生态化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杨志强强调,这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金川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