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吉盐化三级联创 成为阿盟新型工业化“火车头”
由单一的资源生产迈向高精度加工的循环经济,中盐吉盐化集团通过创新创效、三级联创,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发展。如今,企业拥有国内大型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金属钠、精细化工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推动当地新型工业化的“火车头”。
中盐吉盐化集团是一家以盐、盐化工、盐湖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大型企业,于2007年正式进驻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盐吉盐化集团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项目,其中烧碱生产中采用的离子膜法制烧碱和膜式蒸发片碱等工艺及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一期工程于2007年9月28日竣工,经过反复调试运行,去年3月投入正常生产。2008年,中盐吉盐化集团组织实施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二期工程,配套项目包括20万吨/年聚氯乙烯、18万吨/年烧碱、64万吨/年电石和106万吨水泥,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中盐吉盐化集团还投资15589万元,正式开工建设5万吨/年氯酸钠扩建工程,使氯酸钠的生产规模达到10万吨。目前,工程已完成采购、土建和钢结构安装。
多年来,中盐吉盐化集团将技术改造及创新研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施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产品消耗,减少了污染排放。集团公司不断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新技术产品的研发。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离子膜法制烧碱和悬浮法聚合生产工艺技术,降低能耗10%;兰太公司引进美国杜邦公司先进的金属钠生产工艺,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将属于国家“863计划”的高纯钠生产技术从实验室通过企业二次开发,建成500吨/年高纯钠生产装置;引进加拿大斯特林公司氯酸钠制造技术,建成5万吨/年氯酸钠生产装置。同时,组织实施了向制碱事业部直接输送液体盐,制碱事业部再实施重碱二次脱水、石灰DCS改造、金属管更换非金属改造等一系列技改项目。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中盐吉盐化集团多项技术和产能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大大推进了当地新型工业化进程。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盐吉盐化集团面临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市场需求量缩减,库存量加大的不利局面。为此,中盐吉盐化集团紧密跟踪市场动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提出“强身壮体、瘦身健体、加衣护体”的决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通过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好地完成了中盐总公司和盟行署下达的各项任务。
今年初,中盐吉盐化集团紧紧抓住主导产品出现回暖的有利时机,继续推进集约化发展: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二期工程已完成全部土建作业,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下半年点火试车;64万吨/年电石项目中12台电石炉已有两台点火生产,计划下半年全部投入运行;106万吨/年水泥项目已经完成设备采购,计划年底投入运行。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中盐吉盐化集团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实现闭合运行,成为我国重要的聚氯乙烯生产基地和循环经济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