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垣煤矿20万吨/年氯碱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由初级产品煤炭到终端产品聚氯乙烯,产品由黑到白,山西襄垣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由黑变白的梦想。
襄垣县富阳工业园区由襄垣煤矿等几家单位共同出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当中。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预计到今年年底投产。
襄垣煤矿每年产煤近300万吨。近年来,襄垣煤矿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建设有洗煤厂、金属镁厂、电石厂、自备电厂、污水处理厂、粉煤灰制砖等项目,已形成"原煤-精煤-发电-冶炼-化工-建材"为主的产业链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
郭锐告诉记者,所有上游的副产品,或者废品都是下游的主原料,洗煤厂的煤泥、中煤,在洗煤厂是废品,但是全部给电厂作了燃料,电厂电输给电石厂,出来的渣、粉煤灰制了砖。
由于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电石来自于股东公司,电和蒸汽来自于襄垣煤矿下属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合作方之一--河南恒通化工集团公司非常看好合作的前景,财务负责人张水利说:经济只要有好转,这个企业我感觉比河南的形势好得多,因为优势多得多。
聚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3亿5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