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积极行动 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绝大部分重点耗能产品能源消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幅度更大。据石化协会产业发展部副处长李永亮介绍,在全行业几大重点耗能产品中,原油加工每吨产品消耗标煤2007年同比下降2.3%,2008年同比下降1.9%;乙烯吨产品消耗标煤2007年同比下降1.1%,2008年同比下降2.2%;合成氨吨产品消耗标煤两年中分别下降了4.1%和2.4%;烧碱分别下降了2.8%和4%;纯碱分别下降了1%和5%。来自石化协会质量安全环保部的信息显示,2008年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4%和6%,下降幅度超过2007年的水平。这其中,作为“三废”排放大户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部分重点耗能产品由于原料或工艺路线的改进,其能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生产的合成氨、离子膜法烧碱、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生产装置、大型黄磷等。但是总体来说全行业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石化协会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行业的能耗统计办法很不健全,如高耗能产品的节能设计规范和能效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工作也明显滞后或存在欠缺,难以对当前工业新增产能的能效控制形成有力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推广力度不够。这些年企业在扩大规模上的投入较多,而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此外对于已经具有成套节能减排成熟技术行业,国家在推广技术、设立专项支持方面,也显力度不够。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机构不完善。目前很多企业实际上没有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或设置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有相当数量企业没有专门从事节能和环境监察的人员,造成了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工作还基本处于粗放式的状态。此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比如目前能源的价格高涨,行业中的耗能大户都对节能工作有很大的积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节能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企业有些节能项目缺乏政策的支持,导致不能上马,或建成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关键年,石化行业决定把节能减排与调结构、保增长结合起来,采取创新措施,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努力做到力度不削弱、标准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