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中日安全合作深入宁波化工区 打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009-6-29 在线收藏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问题依然不少。而日本作为经济发达国家,“一个人也不可或缺”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先进,安全管理水平高,尤其是零事故的管理经验和危险预知训练(KYT)、健康询问、手指口唱等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对于我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2006年10月,我国与日本签署了安全生产中日合作协议,选择浙江宁波和辽宁本溪为示范地区开展安全生产示范活动,以期通过引进日本的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

    据悉,宁波示范地区综合性安全生产活动是项目组结合宁波中小化工企业众多且相对集中于各类园区的特点,从隐患排查治理、杜绝员工违章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需求出发,策划并实施的一项活动。“宁波示范活动包括区域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安全生产协作组、零事故活动及风险评价等一系列具体内容。”刘宝龙说。

    其中,安全生产协作组是日本推进区域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法。宁波化工园区管理会陈宏国副主任告诉记者,去年9月,宁波化工园区先行组建安全生产区域协作组,34家化工类企业加入这个组织。协作组建立后成员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互查、消防技能比赛、事故安全分析会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北仑和大榭两个化工集中区也相继成立了安全生产协作组,北仑区首批15家企业、大榭开发区9家企业参加了协作组,并陆续开展了安全管理研讨会、零事故活动等。

    园区安全生产协作组在危险预知活动中开展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园区某企业发生氯气泄漏事故,该企业员工熟练地穿戴起重型防护装备,摸进泄漏区域,及时关闭阀门,迅速消除了事故源,阻止了事故的扩大,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造成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宁波镇洋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该公司接受安全生产中日合作试点任务后,编制了实施计划,确定了氯厂的2个岗位8个班组为试点,实施了危险预知训练,由点及面地推进零事故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员工在日常每一次作业中都进行手指口唱,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提高了专注力和操作的准确度,一线员工已由被动配合安全生产向主动参与转变。活动开展以来,已进行危险预知训练820多次,建立780多份危险预知训练报告,基本消除了检修、维护作业中的人身伤害事故。目前,该公司已被授予“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能力计划项目试点优秀示范企业”称号。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对宁波试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提出,应大力推广中日安全生产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果,改进安全监管方式,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