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化工行业迎难而上 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4.78%
记者近日在新疆天业(集团)公司7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现场看到,各条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生产,货场上堆满了一垛垛整装待运的成品,运送产品的专用铁路机车进出繁忙……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聚氯乙烯装置开工率仅58%,而我们的开工率达到98%,产量为28.76万吨,同比增长43.73%。”公司运行部部长顾东升介绍说:“上半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43.37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3.36亿元,同比增长33.3%,工业产品产销率100%。”距此不远的北区工地上,该公司新的4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热电厂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顾东升说:“新项目明年投产后,新疆天业的生产能力将稳坐氯碱行业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
除此之外,中泰化学公司上半年超计划生产,实现利润2281万元,同时年产20万吨电石项目投产,年产45万吨聚氯乙烯、32万吨烧碱项目建设顺利。国投罗布泊钾盐公司上半年生产硫酸钾23.04万吨,同比增长234.4%,实现利润4231万元,年产300万吨扩建项目顺利进行。独山子天利高新完成已二酸项目,主要生产装置进入开工试车阶段。新疆美克年产6万吨1,4-丁二醇项目达产并开始扩建为7万吨。据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行业办公室副主任史惠中介绍,上半年我区地方化工企业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速增长,达到14.78%,主要产品如聚氯乙烯树脂、烧碱、硫酸钾等产量增幅都在20%以上,硫酸钾产量同比更是增加了两倍多,成为全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
改革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化工行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道路。经过60年的发展,当地地方化企达到了112家,建成了一批“中国之最”的化工生产基地,如国内最大的氯碱生产基地,可年产1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可年产120万吨钾盐;中国西部最大的氮肥生产基地,尿素产能260万吨。2008年,全区地方化工总产值达到135.8亿元,是1949年解放时的50亿倍,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前的8倍。
按照自治区的规划,到“十一五”末,新疆自治区将力争形成年产聚氯乙烯180万吨、硫酸钾120万吨、离子膜烧碱150万吨、尿素420万吨、煤基甲醇3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