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上海氯碱积极应对危机影响 上半年净利润小幅下降

2009-8-21 在线收藏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天发布的2009 年半年度报告中称,2009 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困难。氯碱行业由于本身规模结构的不合理,产能过剩矛盾愈加突出,加上金融危机引发的下游企业需求疲软、出口受阻,进口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等因素,使行业面临着“严冬”的考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在上半年遭遇诸多不确定因素,表现在化工区氯循环产业链下游企业减产和停产带来的对氯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生产平衡的打破、开工率的下降,使主战场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供应商减产带来的乙烯供应短缺,导致了主要原料的断供,增加了公司原料与生产平衡的难度;氯碱产品市场价格的全面下跌,导致企业效益大幅下降,使公司无法按既定的方针实现盈利目标;对外投资企业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导致公司对外投资收益大幅减少。

    2009年上半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贯彻落实年度经营方针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生产经营的优化和稳定运行,公司艰难地实现了合并口径的盈利。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93%,主营业务利润2.13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99%,利润总额377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3.57%,投资收益5899.7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62%。

    报告中分析,尽管外部环境恶劣,公司坚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危机影响减少到最低。1、战略储备低价原料,减轻成本上涨影响。公司紧紧把握住了年末岁初原料价格下跌的有利机遇,通过对后市预判,果断对低价VCM、EDC 等原料采取战略储备,不仅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公司PVC 的产品竞争力,而且对上半年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了关键作用。2、47 型隔膜法电解装置退出历史舞台,华胜二期顺利试运行。2 月26 日电化厂47 型隔膜法电解装置在运行31 年后正式宣布退役,3 月18 日位于化工区主战场的华胜15 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项目正式试运行。

    新老装置的替换,不仅是先进技术对落后工艺的淘汰,更是公司履行节能减排这个社会责任的自我要求;华胜二期项目的运行,也意味着公司“江河入海”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必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3、漕吴联动优化生产,确保公司整体效益优化。2009 年上半年漕吴联动愈加密切,公司抓住电石法企业开工率低的机遇,积极组织进口低价乙烯的采购,以弥补化工区乙烯供应商停产、减产而减少的乙烯供应量,确保聚氯乙烯增产增效。上半年度公司PVC 处于高负荷生产,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8.84%上升到1.36%,使公司主营亏损得以抑制。通过对乙烯、液氯、EDC、VCM 的总体平衡,确保化工区主战场装置高效运行,使漕吴两地联动效益最大化。4、坚持内外贸一体化原则,外销力争出口做精,进口做大,内销不断完善客户结构,拓展市场销量,使公司生产营运处于良好状态。5、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确保年度大修圆满成功。本次大修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环保、质量、进度、费用”这个主题,并始终贯穿于大修的整个过程。大修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环保事故,实现了“停好、修好、开好”的大修既定目标。6、非经常性收益在公司困难时期,再次为公司盈利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 年上半年公司转让所持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10%股权,不仅收回投资成本,增加现金流量,而且有利于降低财务费用,改善资金结构,对公司当期利润有积极贡献。

    另外,公司积极参与PVC 期货,构建了期货运作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风控制度。董事会批准期货套保总额为对应标准合约现货年产量的70%。在PVC 期货上市首日,公司争取到了首单卖出。公司始终坚持积极参与、谨慎操作的原则,积极有效地运用好这一金融工具,做好二个市场四个方向的运作,为企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