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金融危机下有所盈利 南磷集团靠循环经济盈利

2009-9-27 在线收藏

    “循环经济是磷化产业的出路。”云南南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康日前在云南省政协主办的云南企业家论坛上做出了上述表示。
  磷化工企业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南磷集团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煤、电、磷化工、氯碱化工、建材行业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之路。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南磷集团去年销售收入依然在上一年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着力构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产业链条
  经过10多年努力,南磷集团现已发展成为集磷化工、氯碱化工、煤盐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从1997年开始,一直保持黄磷和赤磷中国出口第一的地位,并从2004年开始成为中国第二大磷酸出口商(占全国出口总量61%),“南磷”(YUNPHOS)商标成为国际黄磷市场的第一品牌。
  南磷集团通过积极探索,设计出了一条有机连接上中下游产品的产业链,形成了以氯碱化工和磷化工为龙头、以环保治理为重点、各产业相互支撑、循环利用的产业循环经济。
  集团用生产烧碱产生的氯气、氢气和自产电石生产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电石泥渣经浓缩压滤后回收碱性废水,用于电石的水解和脱除热电的二氧化硫烟气。电石泥废渣、黄磷厂产生的磷渣及电石厂的石灰粉经煅烧分解成水泥熟料,水泥熟料与热电厂锅炉排出的粉煤灰配制成水泥。热电厂产生的蒸汽供烧碱、PVC树脂生产使用,发电供电解生产烧碱和冶炼电石。
  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南磷集团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排出,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改变了传统黄磷产业和氯碱产业消耗资源—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传统生产模式。

在能源梯级利用中降耗增效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南磷集团不断加强对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比如,在13万吨聚氯乙烯装置中,氯乙烯工段采用组合式吸收——解析工艺处理反应中的过量氯化氢气体,解析出的氯化氢用于增产聚氯乙烯树脂;精馏系统高沸物通过三塔蒸馏精制后,变废为宝;低塔精馏尾气通过变压吸附技术回收尾气中的氯乙烯、乙炔和氢气,回收的氢气返回氯化氢合成工序循环使用,将过量氯气全部转化为氯化氢用于增产聚氯乙烯。在离子膜烧碱装置中,氯化氢合成炉热水应用于澳化锂制冷机组制取70℃冷却水,大大节约了蒸汽和电力消耗。又如,利用黄磷生产中产生的尾气生产固碱或利用黄磷尾气中富含二氧化碳的特性,通过与碱液反应制取碳酸钠用于一次盐水处理工序,实现黄磷尾气的综合利用。
  据了解,在强化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引进先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实效的同时,南磷集团开展了一系列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比如,焦丁造粒和黄磷尾气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两万吨左右,相当于一年节约开支1400万元。

把“三废”变为循环利用的资源
  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南磷集团立足企业实际,最大限度挖掘废弃物的利用潜力。
  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集团积极回收和利用“三废”资源。南磷集团所属的PVC树脂、烧碱、自备热电厂等装置的关键工序均采用DCS集散控制技术,用稳定可靠的工艺和控制技术来确保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又如,PVC装置乙炔工段采用先进的布袋除尘工艺,回收的电石粉尘回用于生产系统;电石渣上清液经冷却和膜处理后,全部返回乙炔系统循环利用;聚合母液水通过膜过滤技术处理后又返回到生产系统循环利用。集团还兴建了80万吨的水泥厂,专门把PVC装置中的电石渣、热电厂的粉煤灰、黄磷厂的磷渣都用于水泥生产,基本上把整个集团的工业废弃物都利用了。
  据了解,南磷集团采取“集团内部大循环、各分厂中循环、车间内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年均实现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南磷集团从技术革新着手,延长产业链,大大降低成本,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08年底,集团销售收入达到了52.9亿元,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