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工业经济发展稳步回升 氯碱等多项目进展顺利
市场低迷、产品滞销……去年8月下旬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乌海市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我市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上水平”结合起来,从容应对,及早谋划,力促工业经济走出低谷。
近一年过去了,一组组数据表明,乌海市工业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逐步走上了企稳向好、正常发展的轨道,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85.31亿元,同比增长18.0%;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经由去年的不足50%恢复到了80%以上;除自备电力外,乌海市日供电负荷由最低时的25万千瓦左右回升到了90万千瓦以上。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成为拉动乌海市工业经济的真正引擎。事实上,从“十五”到“十一五”,结构调整始终是乌海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有关资料显示,“十五”以来,乌海市投资亿元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6项,总投资44.7亿元,其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项目4项,总投资31亿元。“十五”期间,乌海市共搬迁城区周边企业40余户,关停“十五小”企业300多户,仅2005年就对32家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28户环保不达标的高载能矿热炉企业的41台电炉、8户100立方米以下炼铁企业的9座炼铁炉全部进行了关停。此外,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乌海市还对安全生产设施不完善、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的100多户煤矿实施了关闭,有效地制止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遏制了工业污染的蔓延。2007年,全市1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形成的优势生产能力是淘汰掉的落后生产能力的几十倍。经过对工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原有众多的小企业逐渐退出了舞台,一大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一批骨干企业效益凸显,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乌海,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据悉,今年全市续建、新开工和拟建工业重点项目64项,其中续建36项、新开工5项、拟建23项,涉及总投资56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20.5亿元。目前,乌海市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已粗具规模,6个百万吨级焦化生产项目已经投产,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甲醇和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内蒙古宜化和君正PVC项目进展顺利,黑猫炭黑一期工程和海美斯陶瓷屋面瓦、外墙砖项目已建成投产,海亮塑胶化工PVC管材、型材、塑料薄膜项目建设顺利,天宇化工高岭土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乌海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积聚了后劲,而且为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