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蓝星北化机直面挑战 依靠技术创新成就“新生”

2009-12-11 在线收藏


     每年的12月,与其他单位一样,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上上下下都要为一年的工作做总结,但今年却不同,他们每个人都在生产销售一线上,就连销售内勤都在外面跑客户,因为他们要争取在新年前抢回曾经在金融危机初期丢掉的订单、丢掉的销售目标,为年销售达到10亿尽全力。
  “形势喜人!”谈到蓝星化机目前的发展情况,负责公司科技管理的规划办主任覃事永非常兴奋:公司正在加紧调试新建的一条生产线,满足订单需求,在这两天就要试车,截至11月底,蓝星化机的销售收入已经逾9个亿,这个数字其实是用半年的时间创造的。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10月份到2009年4月份,蓝星化机的订单数曾连续7个月以鸭蛋交卷,在那段时间公司总经理王建军夜不能寐,用他的话说就是“害怕,害怕一个企业就这样结束”。
  而到今年5月份以后,他们又是靠什么实现了超速追赶,完成这个惊人转变的呢?

    创新利剑力挽减产狂澜
  在覃事永的记事本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用红线标示的数字:1200-750-600-300。
  他告诉记者,这就是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之后,蓝星化机在今年5月份之前的产能变化,面对下游产业开工不足20%的残酷现实,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生产线基本是为了不停产而保持了一个最小化的产能,就是希望生产在动,以便不流失基层骨干,让他们有事可做,大多数的一线工人则休假回家。
  与之相反的是,进口原材料价格却在飞涨。面对困难,蓝星化机提出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战略,准备用新产品来迎接市场的严峻挑战,并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投资3000万建设了中试基地。
  “那时候,公司只有1个信念,那就是面对市场的新产品研发!”覃事永说。最终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没有错,当新产品通过中国石化协会和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的评定后,5月份,他们迎来了久违的第一批订单。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碌着,“原来休假的都回来了,还招聘了新人,新增生产线后,还得招!”车间负责人高兴地表示。
  
新产品迅速抢占市场
  蓝星化机目前是国内唯一具有研发、设计制造离子膜电解槽,并能提供成套装置和技术的专业厂商。“全球能源短缺的形势及国家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的要求,决定了氯碱电解技术必须向进一步节能的方向发展。”覃事永表示,“蓝星化机研发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就是新一代节能产品。我们研制的升级换代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
  蓝星化机膜极距电解槽试运行数据表明,膜极距电解槽的吨碱直流电耗比目前氯碱工业最先进的有极距自然循环电解槽还要节能3%—5%,能够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只有日本等极个别国家。目前在新增、扩建和更新换代项目中,该类装置已成首选,订单排队已到明年。
  “现有的生产线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这不,我们正加紧新增生产线的建设!”覃事永指着正在调试的机器设备高兴地说。公司的研发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的年产50吨烧碱规模的氧阴极离子膜电解装置也已运行,对世界前沿技术氧阴极制备及装载氧阴极电解槽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研发正在稳步推进,前一段和拜耳的合作也将使得他们的新技术运用更为引人关注。
  经过这样一段经历,公司把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成果转化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坚定了靠科技创新为利润引擎的决策、瞄准了未来的战略计划。
  
外围环境助力成果转化
  “只要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才可能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掌握变危为机的制胜之道。”覃事永感慨地表示: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
  开发区政府今年上半年给予我们的200万产业资金支持就为新产品的开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钱不在于多,而在于及时。”同时,开发区还协助我们解决了一亿元的贴息贷款,给予了12.7万的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说起开发区的支持,覃事永如数家珍。2010年公司还将以实施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为契机,加大研发投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蓝星化机过去流失的客户慢慢地回来了。技术创新成就了蓝星化机的“新生”。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