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园发展迅猛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循环经济是化工园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在南京,化工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综合能耗占南京全市工业的44%,占全市综合能耗的36%。作为全市化工产业的集聚地,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面临节能减排和能源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2005年5月江苏省批准南京化工园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打造绿色化工领先区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和实践。2008年实现降幅全市第一位;2009年,循环经济的发展更上新台阶。
多管齐下,做循环经济的典范园区
“从南京化工园成立的第一天起,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底线。”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鲁毅说。化工园区与其他园区的不同在于有着经济指标和环保指标的双重压力。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南京化工园多管齐下,要做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典范园区。
规划先行,产业一体化发展
产业的规模化、一体化发展才是循环经济开展的根本之策。南京化工园区乙烯年产能145万吨,占全国乙烯产能15%;醋酸年产能170万吨,占全国产能30%;PX年产能70万吨,占全国产能24%;PTA年产能105万吨,占全国产能19%;聚烯烃年产能130万吨,占全国产能10%。产业的高度集聚效应,奠定了南京化工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多,南京化工园以“集聚优势产业,优化产品结构”为主线,推动产业链建设,积极发展中下游产品的延伸加工,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率和深加工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发展石油化工、碳一化工、氯化工产业链,形成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学品、新型材料、医药化工的企业集群及产品组团。
公用资源优化配置,环保投入不遗余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是南京化工园开展公用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园区以公用工程一体化服务的理念为企业统一提供生产、建设所需公用工程服务。以区域公用工程充分合理利用为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公用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
园区的废水也由专业公司统一处理。整个园区在长江岸线只有一个取水口和一个排水口,工业废气有组织排放处理率达到100%。
环保设施方面,建区8年来,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0多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大气环境监测站、电厂脱硫装置、排污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园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建有生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雨水三套排水管线。
对企业严格要求 开展企业试点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南京化工园坚持源头控制,对企业开展规划环评,提出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对策,生态保护方案,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杜绝高毒害、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区。区内所有在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
南京化工园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要求园区已经运营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或实施清洁生产等方法来减少资源使用量;对资源、能源进行梯级、重复、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尽可能对废弃物综合利用。仅2009年园区节能减排及综合利用技改项目投资就达到7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清洁生产审核是园区的重要工作目标。2007年,南京福昌化工残渣处理有限公司、南京化工园长芦热电有限公司、沙索(中国)化学有限公司、江苏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等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2008年,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也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09年又有菱天等10家企业通过审核。
